人類清除計劃原時空是2013年上映,之所以能火起來,是多方因素導致的結果。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環境,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整個美國破產家庭激增,流浪漢多了不少。
社會的怨氣也日漸加重,槍擊案的比例逐年提升,人們需要發泄的出口,人類清除計劃則正好貼合了當時的社會心理。
除此之外,男主角伊桑霍克雖然始終不火,但多年下來也算混了個臉熟,在文藝片領域更是占據一席之地。
女主角是琳娜海蒂,憑借權游中色曦的角色名氣大增,那兩年正是巔峰。
雖然她的巔峰可能只夠得著一線女星的膝蓋,但兩人還是有那么一點票房號召力的,不多但是有。
不過原版劇情實在過于拉胯,別說在華夏飽受吐槽,評分非常低,美國這邊也一樣很都在罵。
比如兩個孩子有坑、智商為負,殺戮日不相信父親,卻圣母心爆表收留外人和男朋友,全家只有父親一個正常人,可惜父親被老婆和熊孩子親手坑死。
反派面具幫則虎頭蛇尾,前期表現的似乎很牛逼。
尤其是頭目一槍干掉自己人,看起來充滿了神經質,一副我是大boss的樣子。
結果輕輕松松被團滅,與他們營造的壓迫感相比,純純的小丑。
這種垃圾劇情放到2013年能成功,但放到2003年真的未必。
所以當初在寫劇本大綱的時候,埃里克干脆舍棄了第一部,直接從系列好評度最高的第二部開始,也就是人類清除計劃2無政府狀態。
反正第一部和第二部屬于獨立故事,從誰開始完全不受影響。
而且第二部的故事他也做了不小的更改,鏡頭從凸顯主角團的個人,更多轉移到了凸顯階層矛盾和社會混亂上面來。
最后男主的結局也被埃里克改了,原劇情他竟然心軟對敵人下不了殺手。
問題是你可是個殺人如麻的海豹突擊隊成員,謀劃了一年的計劃,最后一刻竟然放棄了,這種結局簡直是人物性格的極大割裂。
所以埃里克改成男主角果斷擊殺了仇人,整部電影劇情一黑到底,不帶半點陽光和反轉。
要玩就玩的極限一點,一黑到底反而會顯得電影有深度一些。
找了個角落坐下,和預想的差不多,影廳內的人比較少,算上埃里克和妮蔻只有15個。
燈光落下,影廳陷入黑暗。
妮蔻卸下偽裝,又幫埃里克摘掉口罩,兩人順勢吻在一起,他們都知道對方想要這個。
幾分鐘后舌頭分開,妮蔻長長的呼了口氣。
“嗯總算能透透氣了,夏天帶著口罩和帽子,真是太難受了。”
埃里克把手邊的冰可樂遞給她“那就喝點吧,肥宅快樂水,可口可樂的廣告怎么說的來著”
妮蔻急忙偏開腦袋“不要,我喝果汁,可樂會讓人發胖的。”
“胖點怎么了我不是說過希望你增重嘛。”
“哼想得美”
妮蔻蹙了蹙可愛的鼻子。
大銀幕上,象征著ak影視的一頭鯊魚游過,電影正式拉開序幕。
由于劇情選擇了改編二代,那么故事背景必須交代清楚,所以開頭部分和第一部類似。
在畫外音中,一幕幕攝像頭拍攝的視頻閃過,雖然模糊不清,但卻給人一種真實的感覺。
視頻中的人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殺戮,槍、叉、棍棒甚至菜刀,既有入室搶劫,也有街頭隨機殺人,一幕幕仿佛紀錄片。
“2025年的地球,經濟陷入停滯,人口數量激增,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美利堅也不能幸免地落入陷阱。”
“失業率逐年激增,金融危機、槍支泛濫、冰糖猖獗、移民問題、種族矛盾等社會深層次問題集中爆發,底層民眾對社會和政府越來越不滿,暴力事件頻發,犯罪率瘋漲。”
“為了讓民眾發泄壓抑和不滿的情緒,同時優化人口結構,美利堅政府制定實行新政策殺戮日”
“每年的3月21日晚7點開始,到3月22日早7點結束,全國實行無責任殺戮,鏡察、消防隊、醫院等公共服務體系全部暫停。”
“除了十級及以上的官員,殺死任何人不用背負法律責任,而今年是實行殺戮日的第九個年頭。”
看完背景介紹,妮蔻輕輕點頭“不錯的想法,把世界最強的美國設定為問題多多的國家,給人一種反差感。”
“呵呵你真的覺得這些問題是源于空想設定嗎就說槍支、冰糖和種族三大問題,現在不也赤裸裸地擺在我們面前嗎”埃里克笑著反問。
“說的也是,那就是基于現實的未來猜想唄。”妮蔻想了想說道。
“可以這樣理解,網上不也經常有人發布相關的論點和帖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