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這番連珠炮的責罵,可謂把現場記者搞得顱內高潮,新聞這不就來了。
汆寶當然也罵,但言辭遠遠不如埃里克這般激烈,用詞也相對克制,沒有直接說阿姆是瘋狗。
但還有人覺得不過癮,真理報的記者再次問道“庫珀先生,埃米阿姆是個說唱歌手,diss文化本就是說唱的一種方式,很多人覺得阿姆的方式并無不妥,只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而已。”
埃里克瞪了對方一眼“是嗎你覺得這叫只是表達觀點你認為diss文化就可以拿來做借口”
“那我們就追本溯源的說一下,說唱屬于嘻哈文化,我說的對嗎”
在場記者紛紛點頭。
“那么嘻哈文化的精神是什么是本真,是果敢,是隨性,是灑脫,是不妥協,是做自己”
“如果只看這些,阿姆好像挺符合的,但別忘了這只是嘻哈精神內核的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提倡的是尊敬、是愛與和平,resect這個單詞都不認識嗎”
“阿姆拿著一半內核為自己包裝,讓自己看起來像個說唱歌手,說白了就是想以此為遮擋,好躲在后面發泄情緒和辱罵別人而已。”
“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做一個說唱歌手,我甚至懷疑他是不是種族歧視,滾回他的地下吧”
說完埃里克示意記者讓開,這次沒人再圍堵他,走到車門前,埃里克突然又回頭說道。
“我再說一句話,你們可以拿來做標題。“
“和人接觸的時間越長,我就越喜歡狗,狗永遠是狗,人有時候真不是人”
車子一路回到比佛利山莊,埃里克換好衣服。告訴老媽每天給自己定時送飯上來就行,然后在約書亞奇怪的眼神中上二樓反鎖房門,把自己關進了房間。
打開電腦,新建了一個劇本文檔,輸入劇名紙牌屋。
想要短時間內啟動這個項目,必須由自己親自操刀、親自撰寫詳細的劇本,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縮減籌備和拍攝時間。
紙牌屋的原著他早就讀過了,穿越前讀的是中文,穿越后讀的是英文版。
大衛芬奇執導的電視劇更是認真研究看過好幾遍,就連英國版紙牌屋他閑暇無事的時候也看過。
對比之后就發現,可能是時代不同,觀眾的口味也不同。
英劇男主更加內斂沉穩,年級也更大。
美劇男主則更加霸氣陰鷙,年齡偏年輕化。
兩部作品雖然都是政治驚悚劇,但肯定不能當做真實事件來看,必然是加入了大量的戲劇沖突和藝術加工。
在這方面,英劇大概是受限于時長和年代的原因,尤其在結局的處理上比較倉促,美劇則相對好一些。
最后就是男主角獨特的打破第四面墻與觀眾交流的表現手法,英美在這方面一脈相承,埃里克也覺得這確實是一大特色,還是要保留的。
醞釀了一會,他閉上眼睛沉思片刻,隨后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動。
“鍵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