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6月1日,今天是facebook正式上線的日子。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作為公立常春藤聯盟之一,這里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學生。
作為一個家境條件不錯的學生,巴里不用負擔自己的學費,他還有屬于自己的筆記本電腦。
照常起床,睜開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筆記本,然后熟練地敲開谷歌,看看過去的一夜世界又發生了什么有趣新聞。
結果入眼處就是一行大字“facebook,讓每個人成為主角”
作為經驗豐富的沖浪老手,巴里瞬間就明白這是廣告,就是版面占的也太大了。
搖了搖頭,他沒什么興趣點開,瀏覽了一下,沒有發現有趣的事情。
然后退出谷歌,又打開了雅虎,結果首界面最顯眼的還是那句話“facebook,讓每個人成為主角”。
遲疑了一下,這次巴里點了進去,給自己隨便取了一個假名字,輸入了性別、年齡、學校等信息,他來到了自己的主界面。
花了十幾分鐘,大概了介紹,搞懂了臉書的經營玩法,然后他發布了第一條文字動態。
而當他起床洗漱完成,再次查看筆記本的時候,右上角的感嘆號提醒他有了新消息。
點開查看,剛剛發布的動態下面竟然出現了兩條評論,另外還附帶一個妹子的好友申請,當然電腦后面到底是不是妹子誰也不清楚。
這不禁讓巴里感覺新奇又興奮,以前從來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如果要類比的話,就像是年幼時候偷拿電話給客服小姐姐打收費電話一樣。
當即通過了好友申請,巴里的好友列表里面出現了第一個名字。
抱著筆記本離開宿舍,腳下絲毫不停,但他的眼睛卻始終盯著筆記本屏幕。
巴里發現通過妹子,竟然能夠看到對方朋友的主界面和發布動態,并且能夠添加妹子的朋友做朋友。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兩個人成為好友,并不僅僅代表了兩個人,還有他們背后的龐大關系網。
就像一個神經元可以散發出無數條枝杈,只要愿意嘗試,完全可以添加滿5000人的好友列表,因為facebook暫時只支持5000人的上限。
“嗨小學弟,走路的時候要看著前面。”
突然,耳邊響起勸導的聲音,巴里抬頭看去,只見一個身材性感火辣的金發美女正靠在走廊的柱子上看著自己。
“勞拉琳”
巴里不由脫口而出喊出對方的名字,對面的美少女是校拉拉隊成員,很多男孩的夢中情人,男生私底下的黃段子,總少不了的常客。
“你認識我”勞拉琳笑瞇瞇地問道。
“當然,在這所學校誰不認識你呢”
“咯咯咯我這么受歡迎嗎可我似乎不認識你,我們還不是朋友呢。”
巴里心想你的朋友都集中在校隊里面,我這體格上了操場還不被撞碎。
“學弟,想成為我的朋友,就添加我的臉書賬號,這樣你可以每時每刻知道我在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