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男朋友的約會愈加困難,她越來越感覺不自在,只能向陌生的互助會傾訴。
“我感覺不對勁。”
“感情不合,你們分手好了。”
“不,不是他的問題,是我自己,我感覺自己好像缺了點東西。”
“我對男女之間的感情很遲鈍,明明靠在他的肩膀上,但就像飛鳥與魚,一個翱翔天空,一個深潛海底。”
“化用了泰戈爾的詩句,漂亮的臺詞”看到這里,很多影評人不由內心贊嘆。
終于,阿黛爾無法違背自己內心的意愿,選擇了與男朋友分手。
“阿黛爾,我不懂,是我做的不夠嗎”
“不,是我自己的問題”
兩人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一個在哭自己逝去的愛情,一個因為愧疚同時又勇敢地選擇做自己。
分手之后她開始尋找,尋找那個讓自己魂牽夢繞的女孩,兩人最終在一家同性酒吧相遇。
“選擇愛你那個”
電影進行了半個多小時,阿黛爾和艾瑪,潛藏在內心最深處的情欲爆發。
電影院里,不少人發出驚呼,倒不是因為床戲的尺度太大。
畫面上呈現出的最大尺度,然后是一些臉部特寫鏡頭,埃里克剪輯地都沒有露點。
露點了就會被劃分到nc17級,未成年人禁止觀看,大大影響受眾規模。
不露點就是r級,未成年人至少在家長的陪同下可以觀看,這個家長陪同是很模糊的說法,哥哥、表姐、遠方親戚都能算。
觀眾吃驚在于阿什莉和瑪麗是親姐妹,她們不是兩個無相干的女演員,是存續血緣關系的。
這一層關系搭配著引人入勝的畫面,即使淺嘗輒止,帶來的沖擊卻遠勝于那些露骨畫面。
“og”
“天吶”
“埃里克庫珀是怎么說服她們的”
nbc和abc的影評人對視一眼,都讀出了對方眼睛中的驚訝。
遍數影史,還從沒有出現過類似的情況。
要怎么拍片場不會尷尬嗎難道不會有心理障礙嗎
抱著這樣的心思,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比看任何電影都要集中。
電影也進入了第二部分相愛。
阿黛爾和艾瑪,畫面色調變得愈發明亮,兩人都展現出了最燦爛的笑容。
但歡笑的背后又隱藏著隱患,她們所處的環境可以說天差地別。
艾瑪生活在藝術家庭,父母思想開放,朋友也都鼓勵她去追求真愛,去展現真我。
但阿黛爾的家庭偏保守,父母和朋友大都對同性戀持反對態度。
環境的巨大差異讓二人的生活出現矛盾,尤其是阿黛爾根本不敢向父母袒露心聲,讓二人發生了第一次爭吵。
隨后電影進入第三個篇章差異。
面對艾瑪的朋友圈,尤其是關于藝術的事,阿黛爾根本插不上話,她像個局外人看著艾瑪和別人談笑風生。
而自己只能默默收拾廚房,失落寫在臉上,但興奮的艾瑪并未注意。
兩人缺少溝通,阿黛爾喜歡被動,把事情憋在心里。
艾瑪則有些神經大條,她沒有注意到,只是專注于自己的事業。
一段時間下來,融不進圈子的壓力讓阿黛爾煩悶,尤其是看到艾瑪因為工作讓她心里不舒服。
恍惚之間,她答應了男同事的追求,男同事想更進一步卻被清醒的阿黛爾阻止,只能把她送回家。
但這一幕卻被艾瑪捕捉到了,兩人迎來了矛盾的爆發。
電影也進入第四個篇章沉淪。
分手后的兩人都很痛苦,但不僅是誤會的原因,更在于生活方式和思想追求相距太遠。
時間一轉眼來到一年后,阿黛爾換上了更加職業的衣服,換了更加成熟的發型,兩人又相遇了。
“這段時間過得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