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奇緣,距離當初交給夢工廠做,已經過了一年時間,米高梅陸陸續續投資了11億美元。
它的大名不必多言,2013年年度票房冠軍,全球狂攬128億美元票房。
由于是在11月下旬上映,所以12月結束的時候冰雪奇緣還在上映中,當時的票房并沒有超過鋼鐵俠3的121億美元。
很多人以為年度冠軍的桂冠會落到鋼鐵俠3身上。
誰知道冰雪奇緣持續發力,2014年繼續大賺票房,來了個跨年反超,最終艾莎公主將托尼史塔克斬落馬下。
埃里克給斯皮爾伯格的任務是最好趕上暑期檔,這一年來夢工廠一直加班加點的做,但動畫電影的平均周期一直比真人電影更長,具體能否實現這個目標仍然存疑。
如果實在趕不上暑期檔,就只能調整到圣誕檔了。
但他手里還有好幾部大片預期都在圣誕檔,比如饑餓游戲盜夢空間變形金剛2等。
扎堆肯定不行,左右互搏只會落得兩敗俱傷,如果調整不出檔期,就只能安排到2005年了。
美國隊長和鋼鐵俠的制片計劃也已經公布。
其中美國隊長由羅素兄弟擔任導演,后世漫威評分天花板的美隊2美隊3都是這兩兄弟執導,復聯3復聯4也是出自他們兄弟之手。
去年埃里克讓他們執導了忌日快樂,這次干脆把美隊系列全部交到他們手上好了。
至于劇本則是埃里克操刀完成的大綱,然后由羅素兄弟和斯坦李進行完善修改。
原版的美國隊長1不能說一坨答辯吧,至少也是平庸之作,非常平淡、毫無亮點的那種電影。
如果你只關注豆瓣,可能會被超過7分的評分驚訝,覺得還不錯,但這個分數是各種因素疊加的結果。
首先那是2011年,華夏電影市場剛開始進入井噴期,新的一代觀影群體剛剛成為主力。
這部分年輕人沒有經歷過優秀超英電影的洗禮,突然看到一部美國隊長,自然被其中的血清、魔方、超級戰士等元素吸引,便認為超英電影就應該是這個樣子。
然后就是影迷總體鑒賞水平確實偏低,什么樣的爛片都能大行其道、大撈一筆,代表作就是小時代系列。
馮小剛那句華夏爛片多是因為爛觀眾多,不得不承認有一定道理。
歸根結底就是沒見過好的,眼界太低了,看到點新奇的東西就激動不已。
這種情況持續了大概十年才有所改善,觀影群體的整體水平上來了,爛片不是那么容易騙錢了,所以才能出現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等佳作。
但反觀2011年的歐美觀眾,經濟的優勢使看電影本就是日常消遣。
x戰警蜘蛛俠神奇四俠等超英是電影院的常客,大家早就看過太多了。
尤其是諾蘭版蝙蝠俠,更是把超英電影帶到了天花板級別,黑暗騎士直接躋身250排名前列。
他們早就已經吃過了山珍海味,再看漫威端上來的這盤羅宋湯,能覺得好吃才有鬼。
被吐槽的方面也有很多,比如劇情拖沓,前期很多文戲完全沒有必要,可以刪去。
你漫威走的又不是dc深沉的路子,搞這么多文戲干什么歡歡樂樂、打打鬧鬧才是你應該走的路。
千萬別學蝙蝠俠,誰學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