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三部大片上映前,各家分析機構普遍認為《暮光之城》會第一個撲街,拼殺會圍繞著《逃出克隆島》和《四眼天雞》展開。
不過隨著一周票房出爐,觀眾和影評人口碑解禁,令人咋舌的一幕出現了。
第一個撲街的不是《暮光之城》,而是《逃出克隆島》。
觀眾和媒體口徑難得的一致起來,共同聲討電影真是太無聊難看了。
不說那些罵的厲害都帶臟字的影評,就算語氣比較溫和的舊金山日報給出的評論也是“這是一個平庸的故事”。
爆炸貝似乎丟掉了曾經的靈性,人們懷念他的《勇闖奪命島》。
而從《珍珠港》之后,他卻一直在吃老本、走下坡路,白白浪費了寡姐的顏值。
一周票房只有丟人的1210萬美元,夢工廠去年賺了不少,這一把算是走眼了。
票房撲街到這種地步,后續的宣傳全部叫停。
斯嘉麗約翰遜也閉門不出,雖然沒多少人怪她,但這畢竟是自己第一次試水商業大片。
頭炮直接啞火,以后的路就難走了,只要演技不要票房,也不是個事兒。
終于在周五的時候被記者逮住,她面色尷尬地敷衍了幾句,最后把話題轉移。
“電影雖然對我有些影響,但沒關系,我會在接下來把精力都投入到黑寡婦這個角色,希望觀眾再給我一次機會。”
《逃出克隆島》撲街之后,最受市場看好的《四眼天雞》一樣不能幸免。
票房還算過得去,拿下了4000多萬美元,但口碑卻不佳。
被觀眾大肆批評劇情過于老套,而且加入了太多令人牙酸的搞笑段子,卻沒有得到應有的效果。
小朋友們沒有被逗樂,大人就更不用說了。
幸運的是媒體評價還不錯,可惜媒體不能帶來高票房。
而最大的贏家竟然是誰都不看好的《暮光之城》。
它的待遇與《四眼天雞》正好反過來。
媒體和影評人幾乎一邊倒的批評。
狗血、俗套、拾人牙慧、演技生硬做作、畫面構圖粗糙,總之這些都被打上了《暮光之城》的標簽。
但觀眾尤其是青少年女性觀眾卻非常喜歡。
喜歡的人給出的理由也很統一,那就是亨利卡維爾真他娘的帥。
看看他那迷人的臉龐、偶爾皺眉顯現的憂郁氣質,英倫血統的貴氣,眼神中帶著的情愫以及那完美的身材。
每一點都能擊中小姑娘的心房。
帥!
帥到掉渣!
無數姑娘幻想著,自己把女主角貝拉一腳踢開,晚上能夠躺在愛德華的胸膛上。
即使他是個吸穴鬼,有可能咬自己一口。
但誰讓他又帥又會吸呢。
于是在這群瘋狂少女的助攻下,《暮光之城》一舉拿下周冠軍,斬獲票房6550萬美元。
電影成本卻只有3000萬美元,驚爆了所有人的眼球。
而就在各大機構和媒體分析《暮光之城》為什么能夠大賣的時候,另一個震動世界影壇的大事件誕生。
華納兄弟影視公司正式易主,好萊塢進入六大時代。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