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了塊空地放下板凳,杜乘鋒掂量著手中的將旗。
這桿將旗的旗桿約莫有八尺左右,通體由硬木制成,桿子頭上鑲著槍尖,老舊的旗面已經泛起了毛邊,就連旗子上繡著的飛天火鳳也已然褪去了顏色。
“還好,還好。”
杜乘鋒暗自慶幸。
雖說作為紡織品的旗面,他還不知道該如何保養,但這玩意至少還有個槍尖。
有個槍尖就好辦了,那這玩意就能拿來打磨。
于是在倒了點清水,潤濕了磨刀石之后,杜乘鋒便將整個大旗放倒下來,開始磨礪。
正所謂,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等會,前朝
“呦”
杜乘鋒不禁心里一突。
怎么著薊州武庫里還能有前朝將旗,這劉都督不會是真要反吧
不過在接下來繼續打磨之后,杜乘鋒才知道,此前朝,非彼前朝。
眼下應該是大陳一朝,這段記憶杜乘鋒已經從楊胖子的經歷里看到了,而大陳一朝之前則是叫大虞,也就是楊胖子曾經生活的年代而這桿將旗,卻是來自于更為久遠的時候。
那是大虞之前的朝代,人稱大楚。
和眼下流行的排兵布陣和城防工事不同,大楚一朝,勇字當先。比起好整以暇地去與敵人接戰,大楚的士卒們更樂于主動進攻,以烈火燎原之勢,摧垮敵人的一切反抗。
而那個時候,沖鋒最前的勇將,手中所持的便是這一面鳳凰旗。
在大楚的文化中,鳳凰又被稱作不死鳥,正所謂“朝發軔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鳳皇紛其承旃兮,高翱翔之翼翼”,每個楚國人都相信,在火鳳的引導之下,自己不會就這么死去,不死的鳳凰鳥會引導他們的靈魂,帶著他們翱翔于九天之上。
每當鳳凰旗作為先鋒沖入敵陣的時候,所有楚人士卒都會奮勇爭先,跟隨在這只不死鳥的身后,斬殺面前的一切敵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能夠持有鳳凰旗的將領,無一不是一騎當千的猛將。
揮動著鳳凰將旗的他們永遠都會沖在陣型的最前方,用自己那堪稱非人的勇力為身后的士卒開辟道路。而在這些猛將老去之后,這些象征著先鋒猛將的鳳凰戰旗便會傳給軍中下一個最為強大的戰士,而后這些新一代的先鋒猛將便會接替曾經的老將,繼續出現在戰場上最為危險的地方,為大楚帶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
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勝利之下,那些執掌將旗的楚人將領,心中也燃起了烈火一般的征服欲望。
那時的薊州還不叫薊州,在大楚一朝,這里還被稱為漁陽,而當時的漁陽守備都尉龍燕更是有萬夫不當之勇,力冠三軍按理來說,這樣的猛將,一定是能在亂世之中建功立業的,可這龍燕趕得不巧,偏偏趕上了一個太平時代。
那時的大楚已然從戰亂之中安定下來,正是需要休養生息的時候,各地領兵都尉也只作守備之用,不再對外征戰。這對于百姓來說自然是好事,可像龍燕這樣一心想要開疆拓土的猛將,卻一時間沒了用武之地。
畢竟這天下已經沒什么其他勢力可以攻打了,總不能說調轉兵鋒,自己打自己吧
也就是這個時候,龍燕的視線,轉到了草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