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一聽,不錯嘛,終于開張了。
“嗯三斤二兩棒子面。”楊安邦紅著臉道。
噗嗤
楊軍剛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立馬噴了出來。
“不錯,這是一個好的開頭,再接再厲。”
楊軍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
“你不要光想著收糧食,我們也要收食材,像大白菜、土豆、豬肉、甚至是山里的野味,我們都收,一定要拓寬思路,想想辦法,看看怎樣才能讓店里的生意好起來。”
“哥,我就差給他們跪下了,我每天站門口不停的吆喝,嗓子都冒煙了,愣是沒人賣糧食。”
楊安邦急的抓耳撓腮。
“你站門口吆喝了”
楊軍大吃一驚,問道。
“餓,我們三個輪流吆喝呢。”
楊軍翻了翻白眼,氣得想抽他。
現在查得這么嚴,你這么一吆喝,誰還敢進來
“立馬停止吆喝,什么都不要做,有人來就收,沒人來就歇著,你聽明白了嗎”
“哥,為啥啊”楊安邦疑惑道。
“哪來的這么多為什么,叫你干什么就干什么。”
楊安邦是個榆木腦袋,沒有他弟弟楊安國聰明,有些道理跟他講不明白,只能用命令式的規定他的行為。
你這么一吆喝,別人不找你麻煩,恐怕供銷社就該找你麻煩了。
你這不是和他們搶生意嗎
現在哪個供銷社不為糧食的事發愁
城里的居民向他們要糧,各大工廠和單位向他們要糧,他們的主任被逼得不知躲到哪兒去了,你在這里還和他們搶糧,人家不找你麻煩找誰麻煩
“從明天開始,上班就開門,下班就關門,能收多少糧食就收多少,絕不許出去吆喝,聽到了嗎”
“聽到了,哥。”
楊安邦雖然不理解楊軍為何這樣做,但他還是應了下來。
說完,他也不留下吃飯,直接回去了。
自從這個供銷社分站成立,楊安邦一家就搬到那邊去住了,一是那邊要留人看守,二是三家人擠在一個院子里確實不習慣。
楊安邦走后。
他一個人抽著悶煙。
軋鋼廠現在有二萬多名職工,按照每人每天二兩定量來算,一天就要消耗近五千斤的糧食。
一斤面能蒸出來15斤的饅頭,按照這個標準算,一天真正的消耗是三千三百斤的糧食。
而供銷社那邊,每天只能三千斤的糧食,剩下的三百斤缺口只能靠軋鋼廠自己想辦法。
軋鋼廠也沒辦法,只能下調工人伙食標準,每天限量供應,每人只有一兩七錢的定量。
一兩七錢也就一個小小的饃饃,對于干重體力活的職工來說遠遠不夠的。
現在廠子里大多數職工對下調伙食標準是怨聲載道的,甚至出現了職工大鬧食堂的情況。
楊軍知道,這種情況如果持續下去,遲早會出事。
現在要做的,就是除了做好職工的思想工作外,就是盡可能多的弄到糧食。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