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楊軍遲到的原因,估計天黑之前很難到達目的地。
不過,令楊軍苦惱的是,這次考察需要大約三天的時間,他沒有帶替換的衣物,他不敢想象這三天怎么過。
不過好在,現在是十月份了,天氣逐漸涼快下來,三天的時間也能湊合一下。
六輛小汽車行駛在崎嶇坎坷的山路上,一顛一顛的,讓人忍不住想吐。
也不知行駛了多久,大家下車吃了點干糧,休息半個小時,繼續出發。
直到下午五六點的時候,依稀看見遠處出現一個城鎮。
鱗次櫛比的筒子樓,和一棟棟灰色的房屋。
水泥墻上皆用白灰粉刷的標語。
來往的路人,從身穿藍灰工裝的工人,變成身穿軍綠色的警衛人員。
路邊的田地里,時不時的見到正在搶收玉米的農民。
每當到了收玉米的季節,也就意味著中秋節快到了。
楊軍仔細算了一下,離中秋節還有五天的時間了。
如果這次考察順利的話,還能趕上回家吃團圓飯。
越往山里開,遇到的人就越多。
此時正是下班的時間,烏央烏央的人從廠子里涌出來,他們臉上掛著輕松的笑容,辛苦工作了一天,準備回家喝點小酒解乏。
眼見快到兵工廠了,楊軍掏出一根煙塞進嘴里,劃著火柴,點上香煙。
深深地吸了一口,辛辣的煙味充斥著他的肺,整個人頓時精神多了。
軍工廠坐落在大山深處,四周都被郁郁蔥蔥的綠色包圍著,在夕陽的照射下,就像披著一層金光的怪獸,充滿神秘感。
目的地越來越近,而車子也越來越慢。
要是能提前一個小時到,就不會碰上下班的逆流了。
人流持續了半個多小時才稍微減輕一點,小汽車開不動,索性停在路上,等他們走完了再進去。
楊軍坐在車里,瞧著一臉疲憊的兵工廠工人,他估計著,這個軋鋼廠規模也不小,最少也是個萬人大廠,其規模不比軋鋼廠小什么。
大約又過了十分鐘的樣子,人流終于見少了。
“叭叭,叭叭。”
隨著兩聲喇叭聲響起,車子緩緩地向兵工廠移動。
距離越來越近,兵工廠大門赫然出現在眾人眼前。
大門兩邊寫著,提高警惕,保衛祖國八個鮮紅大字。
車子在門口停了下來,兩名身穿軍綠色的衛兵,提槍跑了過來。
一名三十多歲的衛兵趴在窗口往里看了看,一眼看到坐在后排的楊軍。
那名衛兵立刻挺直了身子,向楊軍敬了一個禮,
“報告首長,這里是387兵工廠,請您出示通行證。”
楊軍朝姜海濤使了個眼色,讓他處理這事。
其實,不需楊軍吩咐,姜海濤就準備下車了。
“衛兵同志,我們是軋鋼廠考察團的,這是我們的證件,請您放行。”
姜海濤從手提包中拿出自己的證件和這次考察團的名單遞了過去。
那個衛兵仔細檢查了他的證件,并看了一眼名單,然后說道,
“這位同志,請稍等,我向上面匯報一下。”
“沒問題,你們去匯報吧。”
姜海濤把證件收了回來。
那名衛兵立刻把槍背著背上,一溜小跑的回到崗哨亭,拿起電話就打了過去。
大約過了兩分鐘的樣子,那名衛兵再次回來了。
他和姜海濤嘀嘀咕咕的說了幾句,就見姜海濤皺著眉一臉的不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