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工人罷工了,楊軍頓時嚇了一跳。
“都罷工了,你特娘的還能坐得住”
楊軍氣得照他屁股踢了一腳。
“那我有什么法子,難不成還得我求著他們上工不成。”王二娃雙手一攤道。
“到底怎么回事”
楊軍坐回座位,問道。
“還能怎么回事,就是不服從崗位調動唄,有幾個帶頭的鬧事,其他人也跟著鬧了唄。”
“目前有多少人罷工”
“不多,四五千吧。”
楊軍聞言,嘴角直抽搐。
你他娘的大嘴巴,四五千人還不多
真想鬧到全廠罷工不可
昨天,楊軍從楊建國手里要了二千多名名額,這還沒來得急分配呢,就出現罷工事件。
當然,并不排除有人不愿意去外地上班,鬧點情緒也很正常。
“你準備怎么處理這件事。”楊軍問道。
“我這不是想著回來帶點人過去嗎,控制住幾個領頭的,其他人就好辦了。”王二娃道。
楊軍翻了翻白眼道“你要是嫌事鬧得不大,盡管帶人過去。”
這種事只能疏不能堵,尤其是不能激化矛盾。
要是一上來就帶人過去,肯定會激起雙方情緒。
“那你說咋辦總不能答應他們條件吧,以后的工作還怎么開展。”
楊軍回到座位上,把昨天楊建國給他的那個名單抽了出來。
“分而化之。”
“拿著名單去談,愿意去糖山的,待遇不變,不愿意去的視為自動放棄組織分配。”
王二娃接過名單,少了一眼。
“你大爺的,早說啊,要是有這份名單,我何至于這么被動。”
“呵,這不是考驗你的嗎,誰知道你不是那塊料啊。”
要是大家手里都捏著一大把名額,誰都能把合并工作做好。
楊軍之所以遲遲沒有拿出這份名單,就是希望在工作開展不下去的時候拿出來頂事。
他也知道,這份工作不好做,做好了沒功勞,做差了還遭人埋怨。
屬于那種出力不討好的差事。
王二娃能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
現在上面不能更多的工作崗位,所以,如何安置大量的剩余勞動力只能靠他們自己解決。
最近,廠子里的領導干部基本都被楊軍派出去,到各個單位協商調節,看看有沒有多余的工作崗位。
可收獲的效果不是太理想,那么多的干部,跑了那么多天,一共才收獲三百多個崗位。
可兩個廠子一合并,最少也要裁掉近兩萬人。
而軋鋼廠這邊只能近四千名工作崗位,剩下的人只能讓他們下崗。
有時候,科技進步并不是一件好事。
那會對傳統工業帶來巨大的摧殘。
就像現在這樣,機床技改成功本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可到頭來,帶來的是大量工人下崗。
當然,從長遠看,科級的進步帶來的好處遠遠大于弊端。
王二娃帶著名單走了,去處理工人罷工的事去了。
楊軍相信他能處理好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