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材和非靈材的區別在于,靈材都是自有靈性。
不管其在充斥著靈氣的靈脈之內,還是靈氣貧瘠的荒蕪之地,亦或者煞脈之中,靈材都是靈材,以靈材煉制的法器也都具備法器的威能。
而他腳下這些土地不同,其之所以具備這樣強大的特性,不是因其自身,而是二階靈脈在漫長歲月的滋潤下被賦予了這種特性。
若是將其帶離這片區域,隨著其上靈氣散失,它很快就會變得尋常普通。
這就像一塊鐵和磁鐵放一起,它也有了磁性,可若將其單獨拿開,其上磁性便也跟著消失。
這片面積多大二百二十畝的靈田,因為已有三年閑置,要想復耕,就必須讓這片與地脈靈氣板結在一起、比鋼鐵還要堅硬的土地再度變得疏松靈種靈苗都是非常脆弱的,特別是這種被人大規模種植的靈植,更是早已變得“嬌生慣養”,靠它們自己,在這樣的土地上,既生不了根,也發不了芽。
這不是一件輕松的工作。
對真正的筑基中期修士都如此,對他這個筑基二層自然更是如此。
但孟周卻并不覺得苦惱,反倒像是看到了一片巨大的法術練級場地。
孟周用御物術將炸開的泥土塊填回坑里,用化物術將它們盡數化沙,將炸出的凹陷填的平平整整。
而后,孟周來到這片靈田的中央區域。
法力通過雙腳滲入腳下泥土,和地脈靈氣板結在一起的堅硬泥土一點點變得柔軟起來。
很快,以他站立之處為圓心,出現了一個半徑五米,直徑十米的圓。
這個圓慢慢下沉,變成了一個圓形淺坑。
這個淺坑一點點變深,直到這個淺坑深度達到半米左右時,孟周法力耗盡,寸步離開此地,重新回到靜室之中,恢復法力。
孟周不得不感慨其中差別,此前,他在荒野中開辟臨時洞府,在山巖體內從無到有掏出來的空腔,體積比這個淺坑大了何止千倍。
可那么大的工程量下來,他的法力卻還剩了不少。
可在這里,他傾盡法力,一個直徑十米的圓坑,他也只能往下掏半米。
“這還只是二階靈田,那要是三階靈田,我豈不是連地皮都鋤不動,破不了防了還”
孟周有些不可思議,感覺就像是重新變成了一個凡人。
不過,這當然是錯覺。
生命層次的蛻變,生命長度的巨大提升,這一切都是真實不虛的,并不會因為環境的改變而改變。
法力恢復后,孟周再次寸步出現在這圓坑中,繼續用化物術向下深挖。
而隨著越是向下,孟周發現,難度變得越來越大。
因為地脈靈氣與泥土的板結程度更深,堅硬程度也隨之緩慢提升。
向下“挖”同樣的深度,需要消耗的法力越來越大。
此后兩天,孟周都在跟這個圓坑較勁。
最終,在初十這天傍晚,終于挖出了一個直徑十米,深達五米的大坑。
坑壁光滑無比,也僵硬無比。
比此處原本的土質硬度還有更進一步的提升。
而這持續兩天半的不間斷努力,給孟周帶來的收獲便是,化物術經驗3000,孟周對化物術的掌握層次也從剛入大成直接晉入大師層次。
“化物術大師11504000”
若非化物術晉入大師,這個圓坑深度大概只能止步于四米。
除此之外,寸步也增加了五百經驗,讓他在大成之上的積累變得更加深厚了一些。
“寸步大成13002000”
此外,從零開始,成功入門云雨術,并將其一路修至大師水準。
“云雨術大師40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