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了它,他的御劍術和完全廢掉也差不太多。
而虛空,只是這個世界的組成部分之一。
除此之外,還有廣袤的大地,無垠的水域,巖漿熔巖,冰川雪域等等。
所以,孟周很自然的就想到,御劍術的下一步成長方向,應該是拓寬其領域。
讓那些不同的環境,不再成為其限制。
直到,在任何環境,任何地點,御劍術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倚仗。
而不是這個環境很靈,甚至威力無窮,可若換一個環境,就直接不靈,想想都覺得不靠譜。
“所以,我能創出一門可以在大地之下任意施展,不受絲毫限制的御劍術嗎”
當這個念頭升起的剎那,孟周心中就有了一個判斷。
若真有這樣一門御劍術,其施展形式,一定和施展土遁術有著某種相似性。
不能是尋常御劍術那般,將大地當成一種阻礙,遇山摧山,遇地劈地,橫沖直闖的那種。
而是應該如同土遁術一般,可以完美的與大地環境融為一體。
在可爆發出強大威力的同時,不僅不將大地視為阻礙,反而以之為助力,這才是這種御劍術的正確打開方式。
“再提煉一下,我設想的這種劍術,姑且稱之為遁劍術吧,已經脫離了御劍篇的范疇,已經有資格自成遁劍篇。
御劍三十六式,每一招每一式,都需要借助虛空環境才能施展。
在百米深的大地之下,劈刺一下試試,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嗯,也不能這么說,具體的招式雖然已不可取,但每一式的神意卻是可以保留。”
想到這里,孟周的思維更進一步打開。
“按照前世的理念,虛空不虛,大地也非實。
不過是介質不同而已。”
“所以,我現在所設想的,其實就是想要御劍術擺脫單一的介質環境,可以在不同介質環境下皆能展現其威能的劍術。”
當思維與前世認知聯系在一起,擺脫修行界的單一視野,孟周的思路也豁然開朗。
他很輕易的就聯想到了另一概念,波。
當他想到御劍之術能在不同介質環境下任意遨游之后,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波”。
而他所修諸法中,“群峰怒吼”就是最典型的一種波動攻擊。
“所以,以波為劍,可否”
想到這里,孟周的思維卻又從前世觀念拉回當下。
他想到自己技能圓滿之后,感受到的那個隱在現實界之后的那個仿佛更加真實、本色、被他命名為“真實界”,亦或者“高維界”。
穿墻術、影遁術、土遁術、水遁術能夠被一個小小筑基實現,其本質便是修者借用種種手段在這兩界之間跳躍穿梭。
“以波為劍可以是一種思路,但同樣不可為前世觀念所束縛,這同樣可以是一種思路。”
“影殺劍典其實已經有涉及這方面的技巧,由此深入,觸類旁通,未嘗不能創出一門可任意遨游在大地之下的劍術。”
一番思考,孟周借前世觀念,以及今世眼界,心中已經有了大概的兩個思路。
但他卻并沒有進行更進一步的思考,因為單是有思路是遠遠不夠的。
當他嘗試著繼續朝這兩個方向深入之后,這才發現其中艱難,以自己現在于修行以及劍道之上的認知,再繼續思考,基本不會有什么實質性的收獲,只會淪為一種腦洞游戲。
那就沒有任何意義了。
所以,孟周停在了這一步,開始恢復正常的修行。
他看向全都停留在入門階段的三門法術。
“電光游遁入門20500”
“浮光幻影入門2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