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或許名目不同,修煉方法也有差異,但其所指向的“真實”,卻是同一源頭。
“要說本質原理,應該是事物的普遍聯系吧。”
“這個時候,要是有人對我表現出明顯敵意,且實力極強,對我產生了威脅。
當他動心起念的那一刻,就像是忽然朝我掀起了一股巨浪狂風。”
“相比于至誠前知,優缺點都很明顯。
至誠前知是提前預知,可以有更充裕的應對,范圍也更寬泛。
這種技能則是即時型的,只有當對方給出反應,我這邊才能收到反應。
就像是必須對方先打出一拳,我這邊才能有所感受。
而至誠前知卻能在對方出拳之前,就能大約判斷出我會挨上一拳。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原因,至誠前知的回饋更加混沌模糊,而風聲鶴唳這種技能的反饋則更加準確。
也算是各有優劣了。”
在對這種技能的原理有了如此深刻的洞見之后,孟周對其缺點也已一清二楚。
“雙方的實力差,距離的遠近,敵意的強弱,都能對這感應帶來影響。”
“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
“這類技能,都存在一個致命的缺陷”
“這類技能,無論外殼如何變化,其核心,都有一個極簡的模型。
在這個模型里,必須有兩個存在,一方是我,一方是他。
只有當他的念頭鎖定我的時候,我才會如貓炸毛一般給出激烈的反應。”
在這里,有兩個關鍵,一是“他”,一是“念頭鎖定”。
而每一個關鍵,都可以成為破解的鑰匙。
比如“他”。
既然必須有“他”才能引發反應,那要是沒有“他”呢
比如頭頂有一塊從天而降的隕石,腳下有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明明即將身處必死絕境,但這類技能卻會失效。
又比如“念頭鎖定”。
既然必須念頭鎖定“我”才能有所反應,那就不鎖定“我”,鎖定別處好了。
只要結果正確就可以了。
孟周不由的想到了一句話“毀滅你,與你何干。”
有了充分準備后,孟周開始了自己的行動。
準備行動的孟周,卻沒有離開庭院,反而來到雅舍屋檐下,給自己沖泡了一壺靈茶。
待身心狀態全都達到最好的時候,他的意識這才沉入識海,看向魂潭之底那輪明月。
在他的注視下,潭底明月變成了一輪月鏡。
以這庭院為中心,半徑六十里內的一切都在他的觀照之內。
隨著孟周念頭一動,月鏡中的視野迅速變化,最后,鎖定在了三川城中,碧血軍店鋪旁邊不遠處那棟茶樓之上。
那簡陋的陣法,一點妨礙都沒有,月鏡中呈現出來的視野,被約束在了一個房間之內。
很快,這個房間中的影像,開始在月鏡中逆流回溯。
一天前、十天前、一個月
前發生在這房間內的一切,都在以加速倒流的形式在月鏡中劃過。
沒過多久,月鏡中的時間回溯到了兩個多月以前的九月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