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如此想著,孟周開始思考,這“第一劍”劈向何處才最合適。
沒過太久,孟周心中就有了大概的思路。
他的目光,落在了望氣術、回溯圓光,以及至誠之心這三門魂術之上。
而隨著孟周的思考,有關這三項圓滿技能的種種信息,便以一個個繩結的形式呈現了出來。
孟周手指在這些繩結上來回滑動,通過這樣的繩結具現,孟周發現,這項技能的所有變化和細節,都以一種清晰、準確、直觀的形式呈現了出來。
當然,這個“直觀”是對他這個掌握了萬象結法的繩結師而言。
對于其他修行者來說,面對這樣一串繩結疙瘩,就只能是一頭霧水。
“這三項技能,差異處非常多,也正是這些差異處,才造就了它們迥異的特性。
一個回溯過去,一個模糊的預測未來,一個則是精確的呈現現在。”
“不過,共通處依然有很多。”
孟周根據自己的理解,將這些共通處又分成了三塊。
“捕捉”、“分析”、“演繹”;
它們相當于三項技能的處理芯片,因為技能的需求不同,它們在這四點上的側重,也有所不同。
望氣術,更側重于對當下信息的“捕捉”和“分析”。
而回溯圓光以及至誠之心則在對當下信息的“捕捉”和“分析”之上,又加重了“演繹”。
隨著孟周的審視和分析,將那些差異性巨大的繩結全部解開,只保留了與“捕捉”、“分析”還有“演繹”相關的繩結。
瞬間,原本記錄了三種圓滿技能的繩結信息,一下子變得面目全非。
進展到這一步,事情一下子變得有趣起來,進入到了他最感興趣的環節。
孟周的數學算不得好,對很多概念的理解都是混混沌沌。
但在他很小的時候,剛學會一種名為“質因數分解”的數學工具,他最喜歡的一個游戲就是自己瞎編一個大數,然后,對它進行不斷的分解。
此刻,呈現在他眼中的繩結,變成了另一種形式上的“大數”可以被分解的那種。
孟周將那些性質完全相同的繩結,只保留一個,其他全部刪除;
那些有著極大相似性的,孟周將它們合并成一個全新的、可以代表它們全部的繩結
就這樣,經過不斷的精簡提煉,孟周將它們壓縮到極限。
同樣,也在他這一番操作下,本來從三種技能“身上”截取下來的“殘肢斷骸”,被他熔煉成了一個全新的事物。
孟周伸手在這些繩結上滑過,感受著其中的靈性變化,獲取著其中種種信息。
很快,孟周滿意中又帶著遺憾的情緒輕輕搖頭。
“還不夠。”
孟周又將視線瞄向其他圓滿技能。
如法炮制,他將其他技能信息也通過萬象結法記錄在繩結之上。
孟周發現,那些強攻類技能基本沒有他想要的東西。
反倒是“蛛絲馬跡”、“尋息溯源”、“風聲鶴唳”、“百變千幻”、“浮光幻影”這些技能給了孟周極大地驚喜。
它們給他了大量的“養分”,他將這些養分全部汲取出來,最終,得到了一串在他的感受里,復雜而美妙的繩結。
當他的手指從這些繩結上滑過之后,那一個個繩結中靈性的聚散變化,在他心中自然變成了一種全新的技能。
隨著這種技能的出現,孟周的個人信息發生了巨大變化。
技能欄中,出現了一門全新技能,因為這技能完全是他搗鼓出來的,所以,沒有名字,只有一串問號。
這都不是特別,真正特別的是,這個技能有個前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