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發生在虹梁灣的記錄還沒有被打破,但數名,甚至數十名筑基戰斗,死傷個這樣的事情,基本都要變成家常便飯了。
而那枚單獨收錄與三川塬相關的玉簡,其中包含的信息量,甚至還在第一枚玉簡之上。
現在的三川塬,修行者來源之雜,根腳之亂,一點不比青林坊、翠玉湖差。
再加上孟周特地點明,“事無巨細,不拘大小”,以三川會的能耐,能收錄的信息就海了去了。
若不是神識在玉簡中錄入信息快捷方便,這海量信息要是用手去寫,能把筆寫禿,手寫折。
海量信息被孟周讀取,吸收,消化,與已經在腦海中構建的“演繹世界”進行信息接軌。
這樣的,讓孟周有種更奇妙的體驗。
一些在“演繹世界”中也曾綻放光華的勢力,現在落魄了,失勢了,甚至消亡了。
一些在演繹世界中原本只是邊緣配角的修士、或者勢力,抓住了大勢的機遇,成了新的弄潮兒,在上升、在綻放,說不出的意氣風發
這是一個舊格局被快速打破,新格局正處于萌芽階段,還沒有徹底建立起來的混沌階段。
對有些修士來說,這是最危險的時代,一切都充滿了不確定性,朝不保夕,命不由己;
可對有些修士來說,這卻是他們最渴望的時代,正是因為不確定性,才一切皆有可能。
他們在這混沌的浪潮中肆意張揚,要么成為弄潮兒,站在潮頭浪尖,要么被大潮拍得粉身碎骨
從故紙堆中建立起來的“演繹世界”與大量龐雜的“新聞”聯動,彼此牽連,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
孟周仿佛一個立在岸邊的旁觀者,看著青玄域的過去和現在。
當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極其殘缺的。
支離破碎,非常片面。
在這過程中,源源不斷的經驗涌向“萬象演繹”。
直到十一月初十,孟周才將兩枚玉簡中的內容完全消化,并將之完美的嵌入到“演繹世界”之中,讓“演繹世界”的規模變得更加龐大。
它們總共為孟周帶來了超過三萬五千點的經驗收益,萬象演繹借此終于完成了小成之境的積累,晉入大成。
不過,隨著萬象演繹晉入大成,其效果越發神奇的同時,處理同樣的信息量所能給他反饋的經驗卻變得越來越少。
“萬象演繹大成3200060000”
孟周通過月鏡觀察了一下,發現涂柏耀坐鎮的那處店鋪屋頂已經系上了一根彩綢。
想了一下,孟周便土遁離開了庭院。
片刻之后,店鋪之中。
涂柏耀將一個儲物袋遞到孟周面前。
孟周神識往里面一掃,發現足有三千多本典籍整齊的堆放其中。
孟周訝然道“這么多”
他也心中感慨,集體的力量,有時候真的是個人無法取代的。
他自己在黑市中淘撿了好久,螞蟻搬家一般,至今也沒有湊出一千本來。
而他將消息傳給碧血軍才多久,居然直接給自己送來了三千多本,這效率完全不在一個層次上。
“花了多少靈石”
孟周一邊問,一邊就要掏靈石。
紙質典籍的價值雖然無法和傳承玉簡相比,但只要數量足夠多,也是不容忽視的。
更別說,這事要是落在他頭上,耗費的時間精力更不知道會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