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領悟的深入,孟周發現,這一次于劍道上的領悟,用“一種劍法”來概括并不妥當。
它本質上不是一門劍法,而是自己從無到有構建起來的全新劍道體系。
他曾用這種方式,施展出了“分光化影”、“截山分海”的御劍技巧。
其在這片海域之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分光化影、截山分海的效果。
那么,自己施展出來的到底是分光化影、截山分海呢,還是那種“全新劍法”呢
而自此以后,他就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完全開竅了一般,自創的風花雪月劍術也在這片海域完美復現了出來。
而就在前不久,孟周甚至更進一步,用這劍術,施展出了“萬象法”的效果。
萬象法,包羅萬象。
這一柄劍,在這片奇特的海域之中,不僅可以劍光分化、凝合巨化,也可以化風、化雪、化月,還可以化作雷霆,御劍化絲、御劍化虹、御劍化氣
既然萬象法已經包容在了這劍術之中,孟周相信,很快,自己就可以將“五行遁”也融入到這體系之內。
到那時,這門手段不僅可以在現實界各種環境中通行無礙,真實界同樣可肆意游走。
而最后的目標,就是將心靈界也納入它的打擊范圍之內。
到那時,管你真實還是虛幻,管你物質還是神魂,對他來說,都沒有任何區別。
“一劍之下,一視同仁”。
從這個角度去理解,與其說自己創造了一種劍法,不如說是創造了一個新的“界”,也可以理解成是一個新的“圖層”。
若將世界看做是“圖層”,那么,現實界是一層,真實界是一層,心靈界又是一層。
它們之間,既有關聯,又各不相干。
只要力量無法透過“圖層”進行打擊,那么,即便是現實界天崩地裂,對于藏身在真實界或者心靈界的存在來說,也都是毫發無損,風平浪靜。
而他現在創造的這門手段,卻擁有穿透各界,對任一“圖層”進行打擊的能力。
在現實界較量完全沒有問題
去真實界奉陪
躲心靈界奉陪到底
十二月二十五。
孟周暫停了與白芷的切磋,將通過月鏡觀察到的景象,投射到了水榭前的池塘之內。
于是,在白芷和朱茜二人驚奇的目光中,這池塘變成了一個特殊的鏡面,將半徑十里范圍內的景象呈現在池塘鏡面之中。
以水為鏡,將一定范圍內的景象呈現其中,這手段雖然令人驚奇,卻也并不是太過稀有。
以孟周的境界,掌握一門這樣的手段,也并不是多么令人奇怪的一件事,他并不需要對此進行什么遮掩。
即便是白芷朱茜二人,在經過最初的驚訝之后,心思也放在水鏡呈現出的景象之內。
在這池塘水鏡之中,一個個小如螞蟻的人影正在快速的往來穿梭。
一位站在正中央、身著青袍的修士,向天空打出一枚巨大的光耀法術,孟周等人抬頭看去,天空中如同有一輪小太陽升起。
也就在這時,那些以他為中心,半徑十里之外,每隔一段距離,便就有一個的、呈環形站位的修士,在這小太陽爆開的瞬間,就像是得到了什么號令,幾乎同時將一個東西投入已經提前挖好的地脈之中。
而青袍修士也幾乎在同時將一柄長長的旗桿插在腳下。
孟周沒有通過池塘水鏡呈現出來,但在月鏡之中,卻清晰的看到,隨著青袍修士旗桿插下,就像是打開了一個緊閉的閘門,又像是挖開了一個泉眼,源源不斷的高品質靈氣從旗桿下的一片區域噴涌而出,并迅速向四周擴散。
很快,這些高品質靈氣就擴散到了半徑十里之內的所有區域,并最終撞在一道無形的屏障之上。
而得了這些高品質靈氣的支撐,環半徑十里形成的無形屏障,品質也在迅速提升,很快就從三階下品提升到三階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