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邊三角,構成一個穩定的底座,再加上由三角底座共同拱衛支撐起來的頂點,一起構成了一個標準的正四面體結構。
看到這座祭壇的第一眼,孟周心中就有種感覺。
“這樣的結構一定超級穩定吧。”
“難怪它在這樣的環境中都安然自在。”
而最吸引孟周目光的,是祭壇四角的雕塑,也是讓孟周將“艸”脫口而出的真正原因。
底座三角的雕塑,乃是群像雕塑,分別雕刻了一組雕塑群。
其中一角,仿佛是人類各種極致情緒的大集合。
喜、怒、哀、樂、悲、恐、驚,絕望,嫉妒,貪婪,癡迷
人類的每一種情緒,似乎都能在這小巧而精致的雕塑群中找到對應。
其中,也包括“恨”。
那扭曲的五官,將恨意準確而生動的表現出來。
在看到的瞬間,孟周就將之與離恨神像中的“恨意相”聯系在了一起。
不僅形似,而且神似。
這都不是借鑒,根本就是同本同源。
離恨神像三首,除了恨意相,還有大恨得到抒發之后的快意相,這同樣可以在這雕塑群中找到對應。
這還只是三角基座雕塑群中的一個。
若說這個基座雕塑群是“人的情緒大合集”,那么,旁邊另一個基座雕塑群就是“人的技能大合集”或者說“人的職業大合集”。
在這個雕塑群中,有人在低頭侍弄植物;
有人在用錘鍛打器物;
有人在用繩索編結漁獵必須的羅網;
有人在烹飪;
有人在伸手掐指,低頭沉吟,似乎在計算什么;
有人盤坐仰望,不知是在看天空的云雨變化,還是看日月星辰,又或者是其他
看著這組雕塑群,恍惚之間,孟周似乎看到了現存的、還有那些失傳的各種職業最源頭、最本真的面目。
三角基座中,最后一組雕塑群,孟周稱之為“人的娛樂大合集”亦或者“人的藝術大合集”。
在這組雕塑群中,有人在巖壁上涂鴉作畫;
有人帶著假面,似乎正在舞蹈,虔誠而愉悅,沉浸其中;
有人似乎在引吭高歌,聲震林木,響遏行云;
有人手執刻刀,正在低頭給手中頑石賦予情感和生命;
當孟周從通明月鏡中看到這三角基座的三組雕塑群之后,他很難不與心中的某些認真對應起來。
而在這由三角基座共同拱衛的祭壇頂點,同樣有雕塑。
一尊雕塑。
一個閉目盤坐,無悲無喜,仿佛與世界融為一體,又仿佛超脫出世界之外。
看了三角幾座的三組雕塑群,再看到這尊雕塑,孟周心中很自然的浮現出一個詞語。
“大道殊途。”
“殊途同歸。”
除此之外,孟周再一次看到了離恨教的痕跡。
孟周一眼就看出,這尊塑像與離恨神像三首中,除“恨意相”、“快意相”之外的第三首“證道相”的關聯。
同本同源。
孟周心中很自然的浮現出一個猜想“所以,離恨教的源頭其實來自于此”
“離恨教的創始者其實是個裁縫大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