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晏莊一事上,“鄭伯”的表現說明他對練子陵是頗為防備,甚至是忌憚的。
反過來說,只要一個不小心,他就有可能在練子陵面前露出馬腳,惹來極其嚴重的后果。
這說明,彼時的練子陵,已經不是躲在暗中的“鄭伯”可以輕易拿捏的了。
想到這里,孟周心中忽然靈光一閃,生出一個新的念頭。
“或許,事情的一開始,并沒有那么復雜。”
“鄭伯的初衷很簡單,他想要完成代嬰計劃,但又不想親自承擔使用了血嗣洗靈秘法帶來的嚴重后果。
于是,他很自然的想到了找個人來做替死鬼的想法。”
“而他最初尋找到的那個替死鬼,很可能就是練子陵。”
“事情之所以變成現在這般局面,很可能是在計劃具體落地的過程中,發生了類似于層層分包這樣的戲碼。”
“練子陵或許也知道使用了血嗣洗靈秘法之后會帶來的嚴重后果,或許不知道,但卻出于謹慎,沒有去親自嘗試這套秘法。”
“于是,這套法門就如同擊鼓傳花一般,又被練子陵巧妙的傳到了晏莊手中。”
“所有,最后晏莊成了那個計劃最初的踐行者,也是最后必然會被犧牲掉的倒楣蛋,并非出自鄭伯的精妙布局,完全就是練子陵本人的抉擇。”
“當練子陵不親自踏入陷阱,反而去尋找另一個替死鬼之時,計劃就已經開始偏離了鄭伯擬定的劇本。”
“可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跳出來阻止。
在一邊努力降低自己在練子陵心中的存在感的同時,還要為練子陵坑晏莊這事做些力所能及、順水推舟的幫助。
無論如何,先讓晏莊這個倒霉蛋把代嬰計劃的前期準備全部做完跑通,都是很有必要的。
這是一切的前提。”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孟周卻覺得,相比于原來的猜想,這反倒更加接近事情的本來面目。
站在“鄭伯”的角度,當然是計劃越簡單越好。
看上去越精妙的計劃,反而越是難以落地。
躲在幕后的幕后,看似很牛逼,可除非某方面的優勢強到沒邊,不然慢慢變形失控是必然的。
別的不說,便是最簡單的信息若是通過兩個人的口口傳遞,都有可能變得連親媽都不認識。
所以,對“鄭伯”來說,計劃越簡單,越樸實越好。
可即便是這么“簡單樸實”的計劃,在真正落地的過程中,也慢慢的出現了變形和失控。
想到這里,孟周忽地覺得“鄭伯”這個“幕后大佬”很可憐。
好不容易將修為熬到結丹巔峰,年齡卻已經過于老邁,再也無力靠自己登上更高的臺階。
但“鄭伯”卻沒有因此放棄,在絕境中找到了新的希望。
“代嬰計劃”。
可計劃的第一步就不順。
練子陵沒有身為一個棋子的“自覺”,從棋盤上跳出來,另開一局,自己當起了“執棋人”。
“鄭伯”依舊沒有放棄。
一邊極力淡化自身,避免惹來練子陵的關注,一邊卻還要為了練子陵這新開的一局幫助便利。
憋屈啊。
夫目前犯也不過如此
可最終,這個計劃還是因為孟周這個意外因素給徹底廢了。
廢得徹徹底底。
可心志堅毅的“鄭伯”依然不放棄。
現在,已經走到人生暮年,本該安安靜靜等死的他,居然重振旗鼓,又在籌劃另開新局。
他自以為一切都很順利,但卻不知道,已經有一雙超出常理的目光盯上了他。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
太悲催了,簡直就是個大寫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