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害怕,畢竟只是些敵不過刀劍盔甲的東西罷了。”克拉夫特意識到可能問得太多了,想出言安慰又不知怎么說合適,“你可以當它們是某種野獸,像狼那樣的東西。”
是的,它們也是群體出動,在蘑孤林里圍獵,目標是獵物的軀體。
希望別給女孩帶來什么不可磨滅的心理創傷,克拉夫特想著,尹馮屬于那種不善表達的人,習慣獨立獨處,一個人消化著對成人而言都難咽下的東西,連兒童最用的情緒表達哭泣都沒見過。
在他的眼里,尹馮屬于教育界的天使,具備每個老師最愿意看到的好學、積極品質,也是監護者最愿意看到的懂事孩子,但這種懂事并不是建立在通明事理運行規律上,而是通過觀察形成的一種最不會讓自己受到傷害的行為模式。
因此,最好不要看表面上的平靜就盲目放心,投入持續關注仍是必要的。
何況確實感到一些不太對勁的地方。盡管尹馮表達的邏輯清晰、符合她的身份應該做出的對,綜合表現以直覺論,沒問題本身就是個問題。
“唉。”克拉夫特唉聲嘆氣地接上精神器官,明知每用一次都是往深層靠攏,但總有不得不用的時候。
事物內部結構照應入腦海,意識吸取著龐雜信息發出滿足的嘆息,輪廓幾何晶簇樣增生的臂內嵌入物中振蕩涌動不息,皮下析出的細小凝結隨著輕顫。
掃過尹馮的軀體,果不其然,支氣管中有輕微的炎癥滲出。不過局限于大支氣管內,還沒向下發展至肺泡,估計是吸入所致。
飄忽虛幻的纖細近人形物與軀體重疊,被精神探知。它的顯形來自于本身輕微的“褪色”,與周圍物質的差異使之表現為稍偏暗的狀態,像單獨被某種暗澹、顏色貴乏的光線照射。
那是常規狀態下不該看到的東西,尹馮的精神體。而克拉夫特明確記得上次觀察到精神體的情況,是在庫普被深層影響時,精神體的“褪色”會明顯地使之在精神感官的視野內異于環境,隨影響程度加深顯出愈發接近深層的色調。
頗為“眼熟”的東西附著于精神體上,看樣子是變化的來源。
那是一個同樣虛幻的絲絨團狀物,逸散的絲線與薄云絮樣精神體交織,像扎根在霧氣中的菌苔。兩者的質感確實近似,接觸部近乎不分彼此。
菌靈
短短半天內,克拉夫特再次感受到了胸骨左緣兩指距離內部的絞痛,向橫膈、胸廓、肩背部乃至后槽牙放射,伴隨可察的頸動脈、翼點搏動感,眼球似乎要被后方升高的壓力擠出來。
見到這東西的第一時間,精神感官接觸了它,無形的力量鉗住虛無的存在,試圖把黏在精神體上的異物分離。
那種穿透實物的力量無處不在地圍攏上來,撕扯牽拉。受到刺激的菌靈收縮起來,反射性地想從精神感官的施力中逃脫無果。
然而這種分離手段并不能清楚地界定兩者,像是侵襲性的癌組織,菌靈與精神體性質類似而邊界不清,互相交融,牽扯它的同時也在作用于寄宿對象,精神體大片地被擾亂、瀕臨崩潰。
在觀察到尹馮精神狀態迅速惡化、同步反映為對應部位幻痛、嗜睡表現后,克拉夫特被迫放棄了這項操作。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