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藥店做活動,也是為了生活頻道的一個直播節目,下午點老板就帶著電視臺的人來了。
“不愧是世家老店。”看到店內人頭攢攢的景象,記者笑著對老板道,“什么時候都這么熱鬧,那就麻煩您但我們多了解一下中醫了。”
“應該的應該的。”游泉是游家第二十代傳承人了,現在的北城的店基本都是他在打理,也跟得上實事,知道生活頻道要在視頻平臺直播后,就聯系上了記者,“我先帶大家看看我們總店的基本結構吧。”
說著就帶著鏡頭走進了店里,但漸漸的卻發現有些不太對。
為了不耽誤客人,活動地點都是在人比較少的一邊,可今天柜臺旁邊卻圍了一圈。
記者好奇地問“這是在做什么”
旁邊的店員笑道“排隊的客人們看到一個長得討喜的小女孩,在這兒逗著她玩呢,小女孩說自己會把脈。”
這種解釋不會讓觀眾覺得店里沒有秩序,反而會覺得大家都很親切有人性。
游泉也是這么想的“既然這樣,我們也去湊湊熱鬧。”
見到有攝像機過來,外圈的人也讓開了些,露出坐在中間的小姑娘。
椅子被調得很高,趴在玻璃面上,面前擺著不同顏色樣式的紙筆,一看就是大爺大媽為了逗她開心給她寫著玩的,但小孩寫得很認真。
寫完后,又將小手搭在面前爺爺的另一只手上,沉默幾秒后說“爺爺,笑一笑。”
老人按照她說的話笑了幾秒。
小浮生盯著看了以后低頭在紙上寫寫,又說“爺爺,抬手,兩只。”
說著抬起了自己的手示意他跟著自己做。
新來的,不懂就問,這是在做什么
不是生活頻道嗎,來錯娃綜了
現在外面的世界已經發達到ai機器人看病了
什么機器人,這是真人。
好可愛的孩子讓我去讓我去,不是把脈嗎,來給我扎針。
鏡頭外游泉看到這一幕倒是來了幾分興趣“還有幾分樣子。”
記者“怎么說”
“很多老年人都會有腦梗,不過要分情況。”游泉正好趁著這個機會給大家科普常識,“這個小孩讓做的是比較簡單判斷腦梗的方法,不過稍微了解過這些的普通人也可以知道,小孩也很棒了,我就是對她寫的東西挺有興趣的。”
于是大家繼續看著。
而小浮生在給爺爺做了幾個測試后,就在紙上寫下了結果。
“爺爺,去醫院,檢查。”小浮生說話比較慢,“避免,錯過,黃金溶栓期。”
老人家根本沒太聽得懂,可一看那張紙上寫的居然清清楚楚,不僅是脈象,還有剛才他做那些測試的表現,舌診等等,甚至連他一些在家沒說過的癥狀都寫出來了。
可用詞也很嚴謹,只說是初步判斷。
底下有建議療法,以及幾味藥。
“這就要吃藥了嗎”
“這是,補氣,活血、風濕,還有,爺爺說的,失眠多夢,心緒,不佳。”
說完一長串,小浮生嗓子也有些不舒服,她輕輕吐了一口氣。
這時一杯水遞了過來,她疑惑地看過去,發現是一個陌生的叔叔“小朋友,叔叔是這里的老板,你寫的單子可以給叔叔看看嗎”
“好呀。”小浮生接過水“謝謝、叔叔。”
游泉接過那小孩寫的紙,手抖了抖“這是你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