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給他悠閑的時間也不多了,林懷星努力加強舞蹈姿態的鍛煉,也一遍又一遍的研讀劇本,去揣摩凌霄的狀態和語氣。
劇本的故事并不難懂,林懷星扮演的凌霄是一位身懷古老祭祀舞蹈傳承的出色舞者,雖然優秀,但始終無法靠一個人的力量將祭祀的舞蹈發揚光大。
就在他逐步頹喪想要轉成其他舞種先混飯吃的時候,一名帶著兒子的單親媽媽找到了凌霄。
片區學校的競爭太過激烈,如果沒有出色且獨特的能力,光靠學習,單親媽媽無法保證自己兒子可以進入當地最好的小學,她經過多方打聽得知了凌霄,并提出了交換條件。
凌霄把她的兒子培養成能騙過招生老師的天才舞蹈兒童,而她則會用自己手頭的資源去幫助凌霄申請本省,乃至全國的文化傳承人的名頭。
凌霄孤注一擲地相信了這位單身母親,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開始發覺所謂的傳承人不過是個空頭支票,而且男孩的身體條件并不能讓他在短短的一段時間里就成為能騙過招生老師的舞蹈天才。
該隨波逐流還是揭穿謊言
凌霄選擇了第二種,爭吵,責怪,互相折磨,事態逐步向最壞的打算發展。
但陰差陽錯,正巧凌霄成功應聘成學校外雇的舞蹈老師,在給學校的領導展示自己編排的舞蹈時,他還是選擇了男孩作為共同飾演的舞者,隨后劇本落幕。
林懷星一開始拿到完整劇本時就問過江繪,真正的結局是什么是男孩成功入學嗎為什么不明確寫,怕被罵走后門嗎
江繪告訴林懷星,并不是,劇本的主角一直都是凌霄,對于凌霄而言,帶著男孩去演繹舞蹈和意圖讓男孩入學是兩回事,凌霄的人生不用對男孩負責,男孩是否入學不是凌霄的結局,不必寫。
那么凌霄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問的太深和太淺都沒有從江繪以及何宇那得到答案,林懷星只有讀,多讀幾遍劇本去體會凌霄。
越讀,林懷星越是發現凌霄的不同,就拿春山渡來舉例,不管神明是真的神,還是被冠上神名頭來談戀愛的凡人,舞劇里對神的態度總是帶著兩分懼怕、三分惶恐和五分激動。
但作為祭神舞的舞者,凌霄從沒信仰過神,他所仰望的是天空,腳踩的是自然,無論是談吐還是行動中都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跡象。
祭神舞的舞者不信仰神。
林懷星一開始也有想過,江繪在編寫劇本時是不是為了避開審核而故意設定凌霄成為無神論者,但讀多了,林懷星想,或許凌霄,本就是無神論者。
傳承是劇本的中心,是傳與承,上一輩傳過來的當然不止舞蹈,凌霄所修行并選擇傳承的卻只有舞蹈。
這是舞者的故事,本就不必多談信仰與神靈。
投稿剛學幾天國風舞蹈就批判舞劇不好看的自負男
附圖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