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索或許在他們兩個身上。
剩下的下午再看。
夏漁去食堂吃飯,碰到了其他同事。
同事們紛紛關切她“像這種不是仇殺又不圖財的連環案件最難偵破了。”
什么都不圖就無法鎖定犯罪嫌疑人。
確實。像是第一個案子,很明顯就是仇殺,就是兇手的身份有點隱蔽。
“你們的壓力大了。”同事嘆氣,“現在網上議論紛紛。”
這起案件已經有十名死者遇害,尸體都是在公共場合被人發現,其中好幾位死者小有名氣網上議論很正常。
夏漁拿出手機看。
“死亡櫻花案”的詞條下有幾十萬評論,這起案件比他們想象中的更受關注。
評論有好有壞,有善良的有惡毒的。
有心理陰暗的人覺得鐵定是死者做了什么不干凈的事情被報復,或者干脆就認定死者們都不是好東西。
理所當然地被罵了。
也有分析長帖。
字太多,夏漁直接看開頭和最后。大概是覺得兇手受了情傷或者被女人拋棄,才想著要報復女性。
有評論提出異議可是聽說那些女性死的時候漂漂亮亮的。
帖主回答又恨又愛,虐戀情深唄。
很好,全是些捕風捉影的話。
根據傅隊的側寫,兇手心性不成熟,包括性心理的不成熟,他不會因為兩性關系就殺人,只可能是別的誘因。
吃到一半,傅松聲也來了。
夏漁往他后面看了看“怎么只有你一個”
傅松聲打的飯菜不多,剛剛能夠吊著命。
他坐下來,說“還在調查。”
陳寄書在調查江知春的行動軌跡,其他人則是調查死者的人際關系。
死者不是在家里被帶走的,根據大家的推測,死者是主動跟著兇手走的監控里拍不到兇手就算了,怎么可能連死者都拍不到。只有可能是兇手帶她們避開了攝像頭。
能做到這一點,兇手和死者之間肯定是熟識的。不管是社交軟件還是線下,他們之間一定有接觸。
不僅如此,兇手如此熟悉攝像頭的位置,也跟蹤了死者這么久,說明他在附近徘徊了很久,總會有人看到他的。
即使想不起來,也應該有印象。
“傅隊,我有個疑問。”
夏漁剛剛聽同事七嘴八舌地說著這起案件時,從中獲得了一些想法“兇手是怎么選取目標的你看死者所處地點各不相同,兇手選擇目標也有范圍和方式吧”
不是仇殺也不圖財,兇手為什么會選擇這幾位死者當做目標符合他下手標準的對象并不少,為什么會是這十位他是怎么進行的挑選通過什么方式選中死者
總不可能是路上看到一個就觀察一個吧。
“他的作案時間是三月一次,這三個月也包括了挑選時間吧”
傅松聲停住了。
這個問題他們其實想過,但是十位死者并不是全都在網上有名聲。
比如第五位死者,一名年輕教師,她為人熱情又負責,再加上教得好,家長和學生都很喜歡她,領導對她也多加贊賞。
但也局限于學校。
兇手是怎么挑中她的呢
像是想起了什么,傅松聲幾口吃完飯菜,往自己的辦公室走去。
等夏漁刨完回去的時候,傅松聲正在打電話給姜興生他們交代什么。
夏漁繼續看自己的卷宗。
看的過程比較提神,很多無法解決的重案懸案幾乎都發生在這個時期。
功夫不負有心人,夏漁終于在檔案上看到了熟悉的陌生人。
豐昌,38歲,暴力犯罪團伙小頭目。在著名清洗行動中,被警方擊斃。
照片有些失真,但夏漁認得出來他就是那個送她出來的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