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差連忙擺了擺手,受寵若驚的回話道“怎敢因為我家大人這點兒小事驚擾到大師的修行貴寺實在是太客氣了,待我回去稟明府臺大人,請他等大師出關后再來相邀也不遲。那我就回去了,小師傅不用送了。”
說吧,轉身上馬,奔馳而去,而那知客僧也是嘆息了一聲,雙手合什,念了一句“阿彌陀佛”就轉身回了寺內,只留下寺院外的百姓依舊議論紛紛。
這五十年來,鑒真勤修佛法,有了虛空藏經和大光明經兩部佛家頂尖修行功法,再加上云滄海親自為他筑基,時不時的為他找些天材地寶進補,而他自己本身也是悟性非凡,佛緣深厚,修行進度可謂是一日千里,修行一年頂上普通人修煉十年。
在修行十年后,鑒真聽從云滄海的勸告,外出積累外功,加深歷練,當時寺中的各位長老還對他的實力有所懷疑,可當鑒真使出了一套“袈裟伏魔功”的武術和施了一手“佛光普照”的法術后,就都啞口無言了,因為寺中除了正在閉關的幾位上代高僧師祖,已經找不到能超越鑒真的人物了。所以盡管對他的修行進度驚訝無比,也只能歸結于天賦問題,卻無人敢刨根問底了。
鑒真獲得可以自由出寺的權利后,就開始了自己降妖伏魔、普度眾生的歷程。
他量力而行,從不狂妄自大,從簡單的驅邪捉鬼開始做起,隨著修為的提升,他能做的也越來越多,在降服了妖虎和蛟龍后,鑒真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便不再挑戰更強大的妖怪,開始專注于積修功德,救助百姓,無論對佛家還是道家,甚至所有的修煉者來說,功德都是很重要的,功德越高,自身的福緣、修煉速度、境界提升就越多越快,在修行中所遭受的劫數就越輕。
隨著鑒真的修為越來越高,名聲越來越廣,來拜訪他的人也越來越多,鑒真向云滄海求教,云滄海對他說“這些人生瑣事,可以由你自己決定,不要事事都依賴我,要有自己的主見,否則,你永遠也無法獨立,要對自己有信心。”鑒真幡然醒悟,暗呼慚愧,表示自己以后一定改正這個習慣。
于是,鑒真再也沒有因為一些平常事求教云滄海,而是自己拿主意,云滄海看在眼里,心中也暗暗欣慰,自己這個小兄弟,終于長大了。
鑒真不但對拜訪者很是客氣,而且有求必應,事必功成,名聲自然更加遠播。寺中長老看在眼中,也厚著老臉,請求鑒真代為訓練寺內僧眾,教授徒弟,鑒真欣然答應,在征得云滄海同意后,將從它那里獲得的一些中低級修煉功法在寺內普及開來當然都是修真界的大路貨,而且經過修改,沒人能懷疑是從別家門派偷學的,又挑選了幾名天資聰穎、品行良善的小和尚做徒弟,將自己所學傾囊相授,毫不藏私,寺中僧人見鑒真如此豁達、誠懇,都為他的德行所折服,從此任其驅使,毫無怨言。就連后來幾位上代師祖出關后,也對鑒真的修為和德行大為贊賞,全力支持。
那降服的蛟龍本來很是驕傲,但是先被鑒真擒下,后又被云滄海用自身的龍威嚇唬了一番,乖乖的認主做了鑒真的護法神獸,鑒真和云滄海念在它也有龍族血統,并沒有虧待它,傳了它一套“大威天龍護法神功”和一段龍族修煉功法而那只妖虎就沒這么幸運了,認主后只傳了一套叫“伏虎金身”的煉體法決,不過鑒真又教了它們一套叫“龍盤虎踞”的聯擊之術,一龍一虎聯合施展起來以后能威力倍增。
收服兩獸以后,鑒真外出降妖伏魔就有了代步工具,而百姓看見鑒真騎龍飛過天際的身影,都紛紛遠遠地跪地叩拜,對鑒真更為敬畏。
而各地百姓,流浪僧人,都紛紛投奔大明寺,希望成為其中的一員,聆聽鑒真大師的教誨。大云寺也廣開寺門,收納八方豪杰,但是精挑細選后,只留下了少部分資質上佳,品性平和,或者有一技之長,福緣深厚的人受為弟子。
縱使經過了挑選,每年來大明寺拜師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大明寺也從這些年的挑選、授業中獲得了極大的好處,可以說是“香客如云、僧眾入雨”,興盛之勢已經是不可阻擋了。
人多了,自然會有些良莠不齊,但是鑒真的佛家慧眼可不是擺設,對著這些凡夫俗子,一眼就能看清他們的本性如何,所以也趕出了不少害群之馬,使得寺內僧人們對他更為敬畏。
終于,在鑒真四十五歲那一年,前任方丈宣布卸任,在全寺僧眾的支持下,由鑒真擔當大云寺第十五任方丈。鑒真繼任方丈后,更是勵精圖治,同時也沒放松自身的修煉,將諾大的大云寺治理的越發興盛,連廟宇也擴大翻新了幾圈。
就這樣,外有百姓稱頌,內有云滄海的指點、大明寺全體僧眾的支持,鑒真和大明寺在這五十年里聲威越來越盛,可以說名滿天下,已經儼然成為天下間的大門派了。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