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的聲音又響起“施主不必驚慌,此乃佛門神通之他心通,可以知他人心中所想,也可以同他人在心中交流,未免施主舉止失禮,我已經對施主下了定身術,并無惡意。”這就是鑒真的下馬威了,他可不想讓日本人小瞧了大唐和佛教,不過鑒真也只是淺嘗則止,很快就解除了施加在明石有德身上的定身術。
明石有德一下子感覺對身體的控制權又回到了身上,楞了一下,然后就向鑒真投去了夾雜著驚恐、敬畏、狂熱的目光,然后在鑒真驚訝的目光中猛地對鑒真跪拜磕頭,一邊磕頭還一邊說“大師真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番邦小國之民,目光短淺,冒犯了大師,還請見諒,我國百姓正是需要您這樣的高僧前去安撫傳教,天皇陛下和各大家族也無不是翹首以盼,請你務必考慮我們的要求。”
日本人的個性就是這樣,對待弱小者,他們不會同情,只會像餓狼一樣兇狠對待強者,他們就會變得比羔羊還軟弱,是典型的欺軟怕硬。云滄海早就在記憶中知道了這個民族的個性,所以也沒像鑒真一樣驚訝。
明石有德緊接著又想鑒真描述了日本國內的現狀,鑒真被日本國內混亂的社會狀況激起了慈悲之心,又聯想到云滄海之前的占卜,于是當場就下了決心,說“好吧,眾生迷茫,老衲也很是不忍,施主,請回稟貴國國主,老衲同意去日本傳教,普度眾生。”說完,又轉頭問云滄海“云兄,你會與我一同前往嗎”
一旁的明石有德見此,有些驚異的問“這位先生是”
“他是我的一位俗家表兄,也是一位法力高強的師。”鑒真不想讓別人知道云滄海其實也屬于“妖怪”,所以給它編了一個“師”的身份。
明石有德不疑有它,因為此時鑒真在他的眼里無疑就是那種品格高尚更兼法力高強的高僧,這樣的人怎么會說“誑語”呢所以“哦”了一聲后,看向云滄海的目光立刻變得恭敬起來。
要知道,他只是一名學過幾套粗淺武技的俗世武士,對于修行界的事是一點也不了解的,所以對于法術這種只存在于傳說中力量非常的好奇和敬畏,得知面前兩人竟然都會法術,心情自然變得激動和緊張了,他甚至已經開始幻想,如果自己將這兩人請到了日本,那會是多大的功勞啊,天皇一定會賞賜自己貴族的身份和其他東西,那榮華富貴,錦繡前程就不是夢了。
云滄海發現了明石有德神態前后發生的變化,心中暗道“這日本遣唐使之前趾高氣昂,好像請我們去日本都是很榮幸的一樣,而在知道我二人都會法術后,竟然變得如此恭敬,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但偏偏轉變的如此自然,仿佛家常便飯一般,可見其人欺軟怕硬,虛偽狡詐,擅長笑里藏刀,只服從利益和強者,為了日后方便行事,我還需要展示一下實力,震懾一下他。”
他來自后世的靈魂雖然已經與本體融合,思想境界已經與普通人類大有不同,但是在記憶中,日本仍然是個討厭的國家,所以他自然多這些日本人沒有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