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正是天下大亂,世道不靖,一路上的剪徑毛賊、兵匪強盜,甚至是一些妖魔鬼怪也偶爾會出來作亂一番。趙匡胤的修為對付凡人還可以,遇上低級的修真者打劫也能憑著法寶拼上一拼,但是也有幾次通了馬蜂窩,打了小的,引來了老的,被化神期修為的妖魔追殺。要不是云龍賜下的法寶神奇,加上朱慈和郎峰經驗老到、忠心護主,說不定就會死在路上了。
這一趟游歷之路可以說歷盡了千辛萬苦,走過了千山萬水,足跡踏遍了大江南北,十年后,方才結束。經歷了游歷的趙匡胤,臉上少了年輕的稚嫩和狂妄,多了風霜和成熟,俗話說,苦難磨大志,逆境出人才,這話果然沒錯。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經歷了苦難磨礪的趙匡胤在回到家鄉后,就決定從軍朱慈和郎峰都有些不理解,按他們看,主人師門實力雄厚,自己也是年少有為,實在是應該專心修習那長生之術,而不是繼續在這紅塵之中廝混。
面對手下的不解,趙匡胤也沒有過多的解釋,只是說,這是師門的意思。朱慈和郎峰頓時就不敢多嘴了,修煉者了上百年的他們,可更加清楚玲瓏谷的可怕,當然不敢對其做法進行指責。
從軍的結果不用多說,身為漢人的趙匡胤,自然不可能去投靠那些異族和后晉這樣的漢奸國家,于是就決定去投靠北方國家里以“恢復漢統”為口號的北漢。還好,洛陽離太原不是很遠,只有幾百里地,他們的腳程甚快,用了一個月就走到了。
趙匡胤選擇去北漢從軍的原因有幾點
第一點,他這一路上,見多了亂世到來,黎民百姓的痛苦,以及他們對安定生活的向往,這引起了他的共鳴。因為從前的他,生活也與這些人差不多。而在這么多國家里,只有北漢境內的人民生活最為安定、富裕,雖然因為多年征戰,各家各戶也基本都有人戰死,親人傷痛欲絕。但是,他們卻沒有他在其他國家中見過的百姓那樣麻木、懦弱,而是對敵人充滿仇恨,每當征兵的時候,排隊參加的人都會排成長龍。趙匡胤曾經問過那些爭先恐后報名參軍的百姓,難道他們不知道打仗會死人嗎一旦他們死了,那他們的家人會是多么的痛苦而這些純樸的百姓卻會說“俺們當然知道打仗會死人,但是俺們也從往日里官府的宣傳中知道了,只有打仗,打勝仗,才能夠避免打更多的仗,死更多的人。為了將來子孫后代們的平安,俺們愿意打仗。”聽到這樣的回答,趙匡胤震撼了,有這樣的老百姓,這個勢力,又怎么不會興旺
第二點,北漢的首領,劉和。此人平日里官聲極好,連他小時候都聽說過他的事跡,知道這是一位既不貪財好色,又不膽小怕事,而且有能力,有實力的官員。自從劉和舉兵脫離后晉,自立一方,宣布“永不稱帝”“維護漢統”后,更是贏得了天下人的交口稱贊。他所管轄的國土,人民安居樂業、百業俱興,稅收富裕,道德盛行,說是“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也不為過。即使不從軍,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也會很舒心。
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玲瓏谷時,他曾經纏過元武子師兄給他講故事。元武子小時候饑寒交迫,后來又被化身為游龍子的云龍收為弟子,一心學道,也沒聽過什么故事。所以只好跟他講了一些從云龍那里聽來的修真界的奇聞異事。可是趙匡胤好像天生對修真界的事情不感興趣,又讓他講別的。元武子被纏的沒辦法,只能把自己同師尊一起游歷天下的經歷講給趙匡胤,權當作故事了。趙匡胤這才知道,原來劉和的崛起,他的師門在其中也是出了很大力氣的,劉和的兩個兒子,居然是他的記名弟子。那與他也算是份屬同門了。想必從軍后,看在師門的面子上,怎么也會對他多加照顧的。
由于這些原因,趙匡胤才決定,就去投靠北漢,要去出人頭地,但是他卻也沒想到,這一個決定,就成為了他日后霸業的起步,也拉開了神州一統的序幕。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