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外的渭水已經斷流,河床裂口中不斷涌出帶著硫磺味的熱氣,城內百姓扶老攜幼逃往城北高地,卻在途經朱雀大街時遭遇余震,成片的房屋轟然倒塌,煙塵彌漫中盡是哭喊。金陵城更甚,空間紊亂已經波及內城,知府衙門的大堂在扭曲的空間中被切成兩半,一半留在原地,另一半卻詭異地出現在護城河中,濺起丈高的水花。
各大城鎮之間的聯系也被切斷大半。從洛陽到開封的官道,如今布滿深達數十丈的地縫,原本一日可達的路程,此刻即便有武道高手相助,也需繞行數日,且途中還要躲避隨時可能出現的空間裂縫與山體滑坡。
揚州城的糧道被龜裂的大地切斷,城內糧價一日三漲,百姓們在糧店外排起長隊,卻因為糧食有限,每日只能買到少量勉強飽腹的食物。百姓慌亂,自然謠言四起,有人說這是天罰將至,也有人說深淵魔物即將入侵,城中富戶紛紛帶著家眷出城,不顧守軍的阻攔逃往龍虎山方向,卻在半路遭遇地陷,多數人葬身其中。
多虧有楊蛟率領衙門官吏和城衛軍攔住了大部分平民百姓,并果斷抄沒了那些死去富戶的家產和存糧分給百姓,這才暫時止住了混亂,但這些存糧也只夠堅持半月,如果情況不能好轉,后果不堪設想。
大城都是如此,其他中小城鎮的狀況就更慘,告急和求援的文書如雪片般通過傳訊陣法傳送至神都開封。
在這危急時刻,大宋王朝皇宮內,一道巨大的金色光柱沖天而起。
這是朝廷籌備已久的祭天儀式,由皇帝趙匡胤親自主持,三公九卿分列兩側,百名禮官手持玉圭,口中吟誦著大儒整理出的上古祭天祝詞。
祭天臺位于皇宮南郊的圜丘之上,臺面由九塊青石板拼成,象征著九州大地。當趙匡胤將三牲五谷與傳國玉璽置于祭臺中央時,臺下數千名身著朝服的官員同時跪拜,高呼“天佑神州“。
隨著祝詞聲達到頂峰,天地間突然響起一聲龍吟。只見開封上空的云層被撕開,一道金色巨龍從云層中探出頭來,龍身超過萬丈,見首不見尾,鱗片在陽光下閃耀著璀璨的光芒,仿佛能將整座神京環繞在中心,這正是人道氣運凝聚而成的氣運金龍。
金龍盤旋天空三圈后,張口吐出一道金色流光,金光在空中后迅速擴散,在天空中融入了玄黃天網之中,化作一張向著整個神州大陸蔓延的龐然巨網。
這張吸納了巨量人道龍氣的天網由無數細小的光絲編織而成,上頂天空下抵地脈,光絲所過之處,原本龜裂的大地開始緩慢愈合,空間裂縫被逐一填補,就連空氣中彌漫的深淵魔氣也在爆發出一聲聲刺耳的哀嚎后被驅逐凈化。
而氣運金龍也隨著天網的蔓延分化出眾多中小型的金龍分身,為神州各地的天網擴張而不斷吞吐人道氣運,增加面積。
神都百官和百姓見此情景,無不高呼“吾皇萬歲!真龍天子,果然有蒼天庇佑!”濃郁至極的信仰之力于此信念中誕生,為玄黃天網和氣運金龍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力量。
·······················································································
(感謝書友“十萬年滄海”、“無極天龍”的月票,感謝大家的推薦,大家的支持就是作者寫作的動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