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離開后,柴紹家中的氣氛輕松了許多。
柴允文的復蘇似乎也給柴紹帶來了生機,他設了家宴,甚至喝了幾杯酒。
何樂為向他詢問“那個安元壽是什么人”
柴紹的表情略顯凝重,但還是告訴了何樂為。
“你應該聽說過便橋之盟吧”
何樂為當然知道,畢竟這是尉遲敬德常常炫耀的事跡之一。
“安元壽與便橋之盟有關”
柴紹點點頭“在便橋之盟時,當今皇上只帶了五個人,房玄齡、高士廉、周紹范、李孟常,還有安元壽。”
老實說,這五個人里面,大多數人都可能只知道房玄齡和高士廉,后面三個名字聽起來就很陌生。對歷史有點興趣的人,可能還會聽說過李孟常。
當然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唐朝歷史上出名的大臣將領多得數不清,相比之下,這三個人就顯得不太有名了。
“當時,皇上和頡利可汗簽訂條約時,整個大營里只有安元壽在身邊保護皇上。”
“那年,安元壽才剛滿十九歲。”
柴紹的眼里充滿了贊嘆,仿佛這么多年過去,他仍然記得那個手持寶劍的少年形象。
“對了,安元壽十六歲就進了秦王府,做了右庫直,負責保衛工作,隨從左右,鞍前馬后。玄武門事件時,他在嘉酞門守夜,事后就被封為右千牛備身了。”
何樂為早就該想到李世民身邊會有個超級厲害的保鏢,但他沒想到是這么一個公開身份的人。
盡管安元壽在歷史上的名氣不算大,但還是有些記載。不過,在何樂為的想象中,這樣的貼身保鏢應該更神秘才對。
因為安元壽讓他想起了喬洮陽和宋筠萱提到的那個刺客,就是殺害慕容順的兇手,應該是個女人。但安元壽是個大男人。
也就是說,除了公開的安元壽,李世民身邊肯定還有個更隱蔽的女性保鏢。
何樂為想到這些,是因為他后怕。如果不是李世民信任他,今天拔劍的行為簡直就是在找死。
這一切都源于他想弄清楚李世民離開時那個“哼”聲的含義,但現在他越想越害怕。
在何樂為的個人名單里,李世民絕對是“千古一帝”的有力競爭者,所以他很多時候都小心翼翼,經歷過這件事后,感觸更深了。
柴紹毫不掩飾他對何樂為的喜愛,像一個關心過度的家長,很快就開始詢問何樂為的婚姻狀況。得知何樂為還沒結婚,立刻暗示自己還有待嫁的女兒。
何樂為感到既好笑又無奈,連忙婉轉地打消了柴紹的念頭,他可不敢再涉及這類事情了。
女兒“推銷”不出去,柴紹也就算了。或許是喝了幾杯酒,或許是兒子重獲新生,柴紹仿佛找回了當年的意氣風發和豪邁,竟然提出要和何樂為平輩相交,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
何樂為沒喝太多酒,送走柴紹后,就在小院里醒酒。劉神威走到他身邊。
“有一件事我必須向你坦白。”何樂為希望能和劉神威成為真正的朋友,所以不想對他撒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