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洮陽素來厭惡他人追溯過往陳年舊事,然而趙德言至關重要,對其了解越深入,收集的信息越詳盡,則對于破解當前疑案裨益越大,因此只能耐著性子聆聽楊纂講述那些塵封往事。
“黎陽倉之戰后,昔日的妖匪得以招安,趙德言遂歸順李神通,此時李神通尚未成為淮安王,攻打聊城之時,宇文化及糧草耗盡請求投降,神通卻不允,并親自督戰。趙德言身先士卒攀上城墻,李神通”
“李神通唯恐趙德言搶了頭功,竟鳴金召回己方兵馬,此舉讓趙德言怒不可遏,憤而離開李神通,轉而投奔隱居的太子李建成,助其討伐劉黑闥,再次立下赫赫戰功。待竇建德之事平定后,趙德言被提拔至東宮任職,受命擔任貝州刺史。”
“貝州不就是清河么”喬洮陽腦中靈光一閃,楊纂笑著點頭回應“沒錯,他原本便是清河邪修之首,太子此舉實則是將其故土交還給他。設若你是趙德言,是否會心懷感激,效忠太子呢”
“這么說,趙德言因忠誠于太子,在玄武門之事發生后,遭到了罷黜”
何樂為沿著這條線索推理下去,然而楊纂卻搖頭道“具體情況不得而知,有人傳聞他曾力勸太子先發制人,也有人聲稱他秘密向秦王,也就是當今陛下通風報信”
“總而言之,此人在某個時刻突然消失匿跡,官場上同僚私下相傳,或許因其善于阿諛逢迎,不研修煉之道,一味鉆營權勢,惹得房相大人不滿,因而逐漸失去了官職。此事在官場中被視為禁忌話題,久而久之,趙德言就如同消失般無人提及”
喬洮陽不屑地撇了撇嘴“無人提及不代表此人不存在,既然留下了文書記載,必然可以追查到蛛絲馬跡。”
說著,他便徑直拉過楊纂桌案上的名冊翻閱起來,可不過瞥一眼,眉頭便緊鎖起來。
何樂為見狀也湊近一看,臉色立刻變得凝重,原來楊纂先前指點出的幾頁,竟然已被朱砂涂抹得面目全非
“連吏部的檔案都不敢動”
楊纂淡然一笑,又翻開幾頁,只見后續諸多官員的記錄同樣遭到涂抹,更有甚者整頁都被撕去
“有些秘事,非吾輩所能揣摩”
何樂明心中透徹,那吏部的仙籍名錄,乃何等重寶級的仙廷文書,凡夫俗子怎敢隨意篡改或是損毀,便是吏部天官恐怕都不敢輕舉妄動。
就算真是吏部天官所為,亦須思量再三,背后究竟有何神圣旨意
事實上,李世民曾試圖令齊遂良竄改修真紀事與其他古籍文獻,以期在仙史之上留得美譽。然而那些史官皆是鐵骨錚錚之輩,斷然不會輕易屈服。
在此種境況下,該如何應對呢
何樂明瞬息間便代入其中,找到了解決之道既然史官不愿改動歷史,那么不妨將其他部門一些敏感的仙籍資料盡數抹去,即便日后仙史中有所記載,也將無從查證。
但趙德言究竟是何許人也,竟讓李世民不惜刪除其個人仙籍記錄
此人若是李世民親命剔除仙籍者,現今卻又成為神秘的隱仙,私下頻繁出入東宮,并與太子李承乾交好,李承乾為何膽敢這般行事他又存有何般圖謀
此事無論怎樣推敲,已漸顯詭異,一旦牽扯開來,屆時恐怕會有無數仙宗弟子因此隕落。
“楊侍郎,對于這位趙德言,坊間可有什么別的傳聞或許別人不清楚,但楊侍郎您肯定知曉一二吧”
何樂明話中有話地詢問,楊纂臉上顯出難色,終究還是低聲回應“卑職聽聞趙德言曾背叛仙界,投身魔族,正是他引導魔族侵犯中土,致使便橋之戰發生,陛下盛怒之下,將他徹底剔除仙籍”
“叛仙”何樂明震驚之余,細細梳理,愈發覺得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