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趙德言的行為,史書記載寥寥幾筆,他在妖族擔任宰相,間接導致妖族王庭衰敗的事跡,亦并不如人們所想那般確鑿無疑。
但在關乎生死的關鍵時刻,何樂為還是想起了那段過往。
“先前我來拜見楊公之時,程知節曾為他兒子謀求官職,當時無人看好我,唯有他對我另眼相待,我覺得他人親和且身為久經沙場的武修將領,見識廣博,向他請教自然不會有錯。”
“從他口中得知馬蹄鐵對于修煉界的深遠戰略意義后,我便欲讓他上奏朝廷,在軍隊中推廣使用馬蹄鐵,也算是一種回報恩情之舉,讓他在官場仕途上更加平步青云,也算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吧。”
何樂為并未在楊續面前賣弄玄機,因為他心中清楚得很,此刻能夠挽救他性命的唯有楊續一人。
楊續點點頭,卻并未多言,旋即起身離去。
何樂為終究按捺不住,急切問道“楊公,這這可是欺君大罪啊,您您真的愿意這樣做嗎”
“欺君之罪莫非你說的不是真話”
何樂為連忙搖頭否認,他所言皆為事實,只是略帶“斷章取義”,有意保留了一部分信息。
“我說的都是真話”
楊續頜首回應“那便好,據我所知,吾皇最喜聽真言。”
實則他的話語中蘊含著另一重意味只要黃帝樂意聽,即使是虛言也可化作真諦;若黃帝不愿聞,那么肺腑之言也可能被視為妄語。此乃揣摩仙諭之道,諸多臣工皆以此法迎合黃帝,乃至視其為升遷仕途的終南捷徑。然而,李世民作為一位較為公正的黃帝,并非任憑阿諛之詞就能輕易在官場上獲得成功的。
“趙德言也自以為所說乃是真言,然結局又如何呢”何樂為心中滿是感慨地自問。
昔日的趙德言,正是試圖揣摩帝王心意,認定李世民內心深處不愿寬恕李建成舊部,故而在權謀之中失策,最終遭貶黜官位,流放至北境蠻荒之地。
楊續轉身面向何樂為,鄭重其事地回應道“趙德言所言,確系真言。”
面對這一連串疑問,何樂為一時未能立刻理解,稍加思索后,才領悟到楊續之意,但這番話題不宜繼續深入,否則恐怕引來更多難以收拾的困境。
“對于趙德言,我并不甚了解”
楊續微微一笑,開口道“如此便好,不過你還是要在牢獄中度過一段時間,此事無可避免。”
即便牢獄之內污穢惡臭,何樂為卻不由得松了口氣,畢竟比起不明不白地死去,坐牢無疑已是最好的結果。
待楊續離去后,何樂為便開始了他的囹圄生涯。盡管牢獄設施簡陋不堪,但在飲食衣著等方面并未虧待何樂為,只不過連續三日,竟無人前來探訪,這讓何樂為深切感受到形勢的嚴峻。
起初他還以為憑借楊續之力,自己只需經歷一番過場,很快便會安然無恙地走出牢獄。但現在看來,事情遠比他預想的更為棘手,無論是李孝恭、永嘉長公主,或是齊遂良,抑或柴紹等人與何樂為有所交往的各方勢力,此刻都無法進入牢獄探望。這些人以往的身份地位與寵愛程度,別說探監,便是讓何樂為自由出入宮禁,也是易如反掌之事。
原本信心滿滿的何樂為,每日安心享用飲饌,此刻心中也開始揣測不安難道李世民并未接納自己與楊續商議的對策,他們那一套應對之策并未贏得李世民的認可
若是如此,他何樂為這穿越而來的修真生涯,在尚未實現效仿蕭遙逍遙自在生活之前,只怕就要提前落幕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