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必詳盡搜索,哪怕是一片碎靈箋也不可遺漏。”
何樂道行事果斷,聲勢浩大,呂秀剛雖非何門之徒,但他清楚此刻應當如何行動。倘若搜尋無果,何樂道恐難以向各方交待,包括他自己也難免遭受牽連,或許會被卷入這場修真界的紛爭之中。然而,若能尋獲一些微妙的線索作為證明,既能緩解今晚之事的壓力,又能避免兩大宗門間的戰端,如此方能讓各派有所交待。面對吐蕃宗門的巨大損失,他們只能吞下苦果,默默承受。但這般恰如其分的證物,又該如何尋找?
“公子,你不會真的認為此地藏匿著秘密吧?”
崔云柱終于找到一個空檔,悄悄靠近,他們剛剛與何樂道確立了戰略同盟關系,怎可在這個節骨眼上發生變故?如今已然觸怒了幾大宗族,若何樂道立場不穩,很可能波及到崔氏家族。
“你這機敏之人終于露面了,我自知難覓確鑿證據,但在關鍵時刻,你需要為我提供些線索。否則明晨醒來,我怕是要遭天罰,皇上下令將我幽禁,屆時你們的日子也不會好過。若我真的被貶謫,我會把所有人都拖下水。”
聽聞何樂道此言,崔云柱心中懊悔不已,為何當時要多嘴,為何非要親眼見證何樂道的困境?早知如此,先前在長孫無極府門前,他就該找個借口抽身離去。如今卻弄巧成拙,難題竟落在了自己的頭上。
“公子,此事與我崔家又有何干系呢?”
崔云柱急切辯駁,原本只想做個壁上觀,又豈料會被牽扯其中。未曾想何樂道已將他推入了漩渦之中:“我記得你三叔曾提及,你們手中握有確切證據,揭露了哪個宗門私下與吐蕃宗門勾結之事?只要我能借此渡過危機,你們也將從中獲益,如今我們已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同舟共濟之盟。”
當初崔三長老欲以此事與何樂道進行交易,奈何何樂道認為籌碼不夠分量,不屑與其交換。今日此情此景恰好派上用場,且無需付出絲毫代價。崔氏一族皆深諳權謀,自然明白其中關節:即便在吐蕃秘境無法找到實質證據,倘若崔家肯透露出那個與吐蕃勾結的宗門,何樂道必然立即派人前往搜查,焉能找不到蛛絲馬跡?
“封家。”
崔云柱未及請教自家長輩,即使他再愚鈍也深知何樂道此舉意在設局陷害,而且將他推向了生死邊緣。倘若此刻他選擇沉默,何樂道今晚勢必不會罷休;待明日何帝震怒,萬一將何樂道囚禁于東宮禁地,那他們的處境將會岌岌可危。
封家?封德彝?……
何樂為的識海之中,驟然涌現一份古老的傳承記憶,提及之人乃是在貞觀時期便已隕落的一位三品仙官,因其生前行事狡詐,故身后并未留下佳名,私下更是劣跡斑斑,只是未曾被人揭露而已。
“那位老前輩已然仙逝千年,他們一族怎與吐蕃仙域還有糾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