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這……”
何泰萬萬沒想到自己事先準備的話語此刻派不上用場,父親又拋出了一個棘手至極的問題,這個問題連滿朝文武的高階修士都無法解答,他又怎能輕易給出答案呢?
望著何泰面上流露出的困惑之色,何世民不由地嘆了口氣,面對眾多朝臣的注視,他此舉等同于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何泰推入了深淵。那些黃袍加身的皇子皇孫們心中亦懊悔不已,他們之所以擁護何泰,一則因為預料到何樂為推行革新必會舉步維艱,再則認定何泰在何世民心中的地位不可動搖。
昔年何承乾身為太子時,何泰享受到的待遇甚至超越了何承乾本人,因此他們都確信何泰在皇上心中無人能及。直至何樂為橫空出世,雖使何泰的地位略有下滑,卻仍勝過其他皇族子弟一籌,還能在他們之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剛才何世民的舉動,卻如大廈傾覆般,徹底粉碎了他們的幻想。
“你呢?”
何世民來到晉王何治面前,他是繼何泰之后第二個表明立場之人。原本以為自家這個幼子性情淳樸,現如今看來卻被誤導了。先前何泰勢力尚存,何治便能在暗中坐享其成,如今形勢逼迫,不得不挺身而出,否則便難以凝聚人心。只可惜,他的判斷力顯然不足以應對當前局勢。
“兒臣以為應嚴厲懲治博陵崔氏,以彰顯朝廷威嚴,并將所有涉案之人悉數逮捕,依律處置。”
當詢問何泰之時,何治已在思考這一問題。他對何世民的性格有一定了解,料定自己將會成為下一個被詢問的對象。然而,他的答案并未觸達何世民心中所期。若此事真如他所說這般簡單,豈非早該交由皇城司衙門處理,又何必在此與眾臣細細商議?
在何世民眼中,三位嫡出的兒子中最為無能的便是這位幼子何治。然而舐犢之情難舍,故而他一直給予何治諸多機會。但從今日起,何世民算是徹底認清了,最無用之人正是他,縱然給他機會去前線歷練,他又歷練出了什么?
“依照你的提議,幾乎要將半數博陵崔氏之人拿下,即便僅拘捕那些確鑿證據在手的,也有十數人之多,其中包括他們的嫡系子弟。你以為他們會輕易束手就擒嗎?”
何世民目光凌厲地看著何治,仿佛要將其吞噬一般。何治生性怯懦,見狀頓時啞口無言。原本他只是為了表現得比何泰更為理智些,倉促之間提出此策,對于后續可能出現的情況,他哪里能夠預料得到?倘若他具備這份智謀,又怎會屈居人后,只能尾隨他人之后搖旗吶喊?
“你說。”
何世民轉而走到吳王何恪面前。
“兒臣愚鈍,望父皇恕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