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懷仁簡潔地將此事稟告了一番,愈發證實了祿東贊之前的預言確鑿無疑。二人原本預料何樂為會勃然大怒,然而何樂為面上卻浮現出一抹冷笑:“你以為逃離長安便贏得了勝利?你可知道,吾既然穿越時空降臨此世,絕不會容忍如此憋屈之事發生!你以為真能攜仙子離去?既蒙陛下旨意,命我往吐蕃宣讀天詔,此事斷無成功的可能。”
“爾等只需依照長孫大小姐密函所示,進行財物交接便可,原有的利潤分配方案依舊維持不變。”
何樂為的怒火已漸漸平息,心結解開并重新燃起斗志后,此事在他眼中便顯得微不足道。未來的戰場將在吐蕃高原之上,今日一時之勝負,并不足掛齒。
“其中一部分股權乃屬于大小姐的秘藏靈股,與長孫家族無關,我們該如何處理?”
提及此事時,何樂為方才憶起,當初與長孫娉婷攜手共事之初,他確實曾贈予她一份私人靈股……
“可通過吾等通往吐蕃的仙道商路,將來將其運送至吐蕃境內交予大小姐。”
此刻的何樂為已然開始運籌帷幄,深知必有人暗中窺探這筆財富的去向。故此決定派人秘密將財寶送往吐蕃國長孫大小姐處,此舉亦昭示著他對此事的認可與決心。
朝廷圣旨終于頒下,夜幕降臨時,整個長安城的人皆知:皇帝欲將長孫娉婷許配給祿東贊,而吐蕃國也將德吉央宗賜婚予臨江王何元成。德吉央宗乃祿東贊同胞妹妹,同時也是吐蕃瑰寶般的存在。兩族之間這場聯姻規格極高,臨江王何元成為何世民胞弟,與何樂為同年,論輩分則是何樂為之祖父一代。
此事亦屬無可奈何之舉。玄武門變故之后,唐高祖何淵被迫禪讓帝位,不甘寂寞的他便在子女身上尋求慰藉。何世民登基后,不斷有新誕的公主皇嗣,因與帝王同血脈,若不封為諸侯,則實難自圓其說。
當祿東贊提出聯姻之意時,何世民遍覽宗室子弟,除臨江王何元成外,其余之人皆已有婚姻之約。德吉央宗身為祿東贊胞妹,若僅冊封為側妃,難免輕視了對方。
于是,何樂為受命擔當此番聯姻使節,負責護送長孫娉婷前往吐蕃,同時迎娶德吉央宗返回中原。按理臨江王何元成應陪同出行,然而此人自幼體質虛弱,一聞及要踏上高原之地迎娶新娘,頓時病體纏身無法行走。經太醫院眾醫師會診,結論為體質過于虛弱……
然而,若不去接親,又難以向天下交代。于是,何世民下令何元成隨隊至吐谷渾兩國邊界地帶等待,屆時由何樂為自吐蕃親自護送歸來。
仙都長安的百姓對于此事并無異議,昔日乃是吾等送出仙子聯姻,如今則是一換一回,仿佛我方并未有所損失。
何樂為真心想狠狠地給自己一記耳光,假若當初未曾提出那個建議,只需依靠不與外界聯姻強硬抵擋,或許現今局面將是另一番景象。皆因自己口舌不慎,偏要提議吐蕃也要派出女弟子交換,結果人家真的選派了,自己便再無反制之策。
啟程之日如期而至,遵循圣上的旨意,何樂為本當率領左神武軍前行,然而圣上念其麾下皆為舊部,遂未令他帶走這些將士,而是從京都三巨頭營地中調撥兩千名護法仙兵隨行,并由長孫沖與尉遲敬德共同陪伴左右。
程處默兄弟二人亦有意同往,然鑒于近期他們已過于張揚顯赫,故須將此良機留給他人。除去長孫沖與尉遲敬德外,長安城內的諸多仙門世家亦挑選出二十余杰出子弟加入隊伍,意圖借此遠行獲取功績。只要能安然歸來,他們便可獲得仙籍封賞。
何樂為已召集麾下弟子于城外恭候,約待了半個多時辰,祿東贊才帶著其弟子自城內走出。這支隊伍中,除何樂為對他心存芥蒂之外,旁側的長孫沖也是后知后覺,對祿東贊并無絲毫好感。
身為朝廷太宰的房玄齡,在長安城外十里長亭主持送別儀式,各種繁復的仙道禮節完畢后,祿東贊便十分傲然地躍上坐騎,隨后引領吐蕃仙使隊伍前行開道。
正當何樂為欲令己方弟子跟隨前行之際,房玄齡卻步至他身邊。何樂為深知太宰大人必有言傳,于是示意手下先行,僅留下十名貼身侍衛陪侍附近。
“殿下一并向西,可切記,吾等與吐蕃并非盟友,你此行需警惕對方冒險之舉。”
房玄齡提及此話自有其緣由,即便祿東贊表演得再如何周全,每當望向何樂為之時,其眼中仍有殺意閃過。房玄齡理解祿東贊的心思,因其與那些智者如出一轍,若非關乎重大之事,他甚至會下令留取祿東贊首級。
抵達吐蕃境內,便是遠離了我方的勢力邊界,萬一彼土有狂徒恣意妄為,若何樂為不幸遭遇不測,屆時懊悔莫及。然聯姻事宜尚有他人可代勞,唯獨探索高原秘境一事,無人能替何樂為擔綱。為何世民所定計謀,一旦未來兩國之間戰火再起,何樂為必將掛帥出征,領軍平叛。
“太宰大人勿憂,在下并非易碎之物。若有宵小之意欲加害于我,在任何境地,我也絕不會吃半點虧。”
何樂為自信滿滿的話語令房玄齡深感欽佩,區區兩千弟子敢于深入敵巢,此等膽識確實非尋常人所能擁有。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