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為未至者,自去餐霞煉氣罷,吾與吾姨母有至關重要的仙途密談,若不慎泄之,爾等頭顱能否安然尚不可知,待明日破曉之時,或許便會在冥都酆都再現矣。\"
對于長孫娉婷座下的諸多弟子,何樂為心中并無太多親近之意。他早已下令著手查探,竟發現其中兩人已被外域妖修祿東贊策反。因此,面對眾人,何樂為臉色冷峻,若非取得長孫娉婷的允諾,他早已將這兩個背宗忘祖之徒除去。
然而在這些侍從看來,長孫娉婷日后便是祿東贊的道侶,一旦抵達吐蕃,他們便須竭力討好祿東贊。此刻祿東贊差遣他們辦事,倘若推諉,他們又焉能在吐蕃境內存身?
\"與我說些要緊之事便可,何必威懾于他們?\"
待眾仆退下后,長孫娉婷略帶責備地望向何樂為,這些隨她遠嫁吐蕃之人實屬可憐。
\"表姨無需憂慮,當日所許之諾至今仍生效力,無論前路如何艱險,我定會護你周全,帶你安然歸來。\"
何樂為曾于長孫娉婷面前立下豪言壯語,如今卻要陪同其前往吐蕃,這無疑是對自身誓言的打臉。但他并未對此過多辯駁,有些事無可奈何,而有些事則可以力挽狂瀾。
\"表姨,你信我便是,即便上次未能如愿,若此次不能帶你平安返回,我便陪你一同留駐吐蕃。\"
何樂為深知自己的誓言已有所折損,畢竟上次承諾之事未能實現。然而他已掌握大量吐蕃國內的情報,只需妥善運用,救出長孫娉婷并非難事,甚至有可能借此機會制裁祿東贊。
\"休要胡言,你會陪我返回長安的,無論是以人身還是魂魄形態。\"
長孫娉婷的話語中蘊含雙重含義,若能活著回去自然最好;若生死難料,也希望何樂為能將其遺骨帶回故土。
何樂為明白此時再多辯解亦無濟于事,他已積累了眾多關于吐蕃內部情報,只待時機成熟,救出長孫娉婷并收拾祿東贊并非不可能之事。
次日,陽光高照,何樂為的營帳之外已聚集多人等候,其中包括尉遲敬德這樣的強者來訪。然而不論何人,何樂為皆閉門不出,沉睡修煉,他的親衛們嚴守命令,任何人不得打擾,除非接到何樂為親自下達的指令。
\"爾等速速退避,立刻喚醒吾徒,看看此刻已至何時,若今日還不啟程,我等怕是寸步難行矣!\"祿東贊怒火中燒,此時日頭已然高掛,若再拖延一個時辰,便已錯過昨日出發之時辰。如此行程之下,不過走上十數里而已,這般進度,別說抵達吐蕃,即便是前往涼州城也要等到年關方能到達。
幾名守衛皆默然不應,有膽你就上前試試,早已告知你,倘若擅自闖入帳篷周邊地帶,那便休怪我等無情,任何攜帶兵刃接近者,皆有可能威脅到吾家太孫殿下的安全,故此一律格殺勿論。先前祿東贊已有教訓,麾下一守衛即遭斬首。
雖則祿東贊部下皆為吐蕃修煉界的高手,奈何手中兵刃劣勢明顯,即便他們擁有通天之能,在遭遇何樂為護衛時,兵刃亦瞬間折斷,一人之兵器,對于其戰力提升至關重要,若失卻武器,又如何能持續戰斗?
尉遲敬德與長孫沖在一旁目睹此景,不禁暗自發笑,祿東贊縱然也算一方豪杰,但在何樂為面前卻毫無脾氣。若何樂為在此,或許還能說上幾句,然而何樂為的手下卻猶如頑石一般,無論他在帳外如何咆哮嘶吼,近在咫尺的距離,偏就不讓他靠近一步。
\"吾王殿下莫非真欲拖延至此,待過年時節再回返么?\"尉遲敬德憂慮地道,昨日給他們一個下馬威便罷了,如今若是繼續如此拖延,每日行進僅十幾里,估摸著要回返都要等到歲末年終了。
\"你何必憂心此事?我二人身為副將,只需安分跟隨主將即可。你看那些曾出使吐谷渾的將領們,哪一個歸來后不是飛黃騰達?我等只需靜待晉升之機便可,此子終究是我族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