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回應米都可汗內心的祈愿,就在他心念甫落之際,遠方的地平線之上,何樂為的馬隊已經出現在視線之中。
此次隨行之人并不多,僅有一百多位身著全套靈甲的精英侍衛相伴左右,單是從米都可汗的位置望過去,就能瞧見那些靈甲熠熠生輝,想必定是耗資巨大之作。再觀那些侍衛跨下的神駿戰馬,在吐谷渾仙草甸之上,亦價值非凡,顯然這些都是太孫殿下的親衛隊伍。
原本料想何樂為的地位較上次有所提升,這次應當乘坐靈獸車駕或是以其它方式出行,孰料他仍舊身披戰甲,策馬而來。
“參見太孫殿下……”
還未待何樂為下馬,兩人便匆忙行禮。曾大人對此并無異樣之感,畢竟何樂為以往乃皇長孫,現今晉升為皇太孫,無論如何始終是自家主子。
相較之下,米都可汗心中則是五味雜陳,當初兩人皆為同等地位,雖何樂為身為大唐皇長孫,自己則是吐谷渾仙族丞相,雙方分屬各異,并無隸屬關系,相互間難以干預。然而現如今,吐谷渾仙族已然成為了大唐仙朝的附屬,若無何樂為的支持,米都丞相斷難坐上今日之位。
無論是出于公義還是私交,米都可汗都應當虔誠地拜見何樂為。若非有何樂為的存在,恐怕如今他的首級早已落地,因他曾顯露出背叛之心,昔日那位吐谷渾的大汗又豈會輕易饒他一命?
“曾賢弟請起身,一路所見,吐谷渾之地繁榮昌盛,二位的功績確是值得贊揚。待我返回宗門,必當將此一切如實上報給仙庭。”
何樂為雖是對兩人加以贊譽,卻沒有起身扶起吐谷渾的新任可汗米都,僅將一旁的吐谷渾都護扶了起來。此舉顯然別有深意:雖然何樂為助米都可汗登上了汗位,卻并未對他給予充分的信任,反而視曾大人為真正的同道中人。
“老夫怎敢獨攬天機之功,草原上的所有發展藍圖皆由殿下一一手定,我只是將其緩緩傳達給族人們。如今草原能達到如此繁盛景象,實乃殿下的英明決策所致。”
曾大人對此了然于胸,憶起初時,何樂為遞給他一本秘籍,那時他還以為何樂為過于干預外事。盡管這片草原是由何樂為打下,但他認為治理之事與何樂為并無太大關聯。然而翻閱了幾頁之后,他便被秘籍中的內容深深吸引,并意識到現今草原上的一切政策均源自那本秘籍。因此,即便發展迅速,他也只是執行者,真正的功臣仍是何樂為。
起初,他與米都可汗之間也曾為了權力爭斗不休,雖身為大唐的附屬國,但他們并不承認大唐有權插手政務,雙方一度劍拔弩張。然而,隨著曾大人提出的一系列恢復草原生機的策略被證實有效,米都可汗也只能低頭聽令,后來方知那些策略皆為何樂為之手筆。
一行人步入帳篷內,自涼州城至此處共耗費兩日有余,期間何樂為片刻未歇,此刻已疲憊不堪,遂要求眾人暫歇數時。其麾下弟子們亦需修養一番。
米都可汗深知,何樂為此次來訪是為了處理高原上的事務,他早已令部下搜集整理有關高原的所有情報。在整理這些情報的過程中,米都可汗眼瞼不住抽搐,身為兩大仙域強國之間的緩沖地帶,生活于此可謂舉步維艱,任何微小的變動都可能牽連自身。你們難道不想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嗎?
米都可汗發出這般感慨之時,或許該回想一下他們過去的所作所為。如今吐谷渾已失去了往昔的強大實力,萬事只能以保平安為重。想當年你們尚有實力之際,不是也曾派遣兵馬逼近我大唐疆界,甚至還肆意掠奪我大唐百姓嗎?任何人一旦有了力量,都會試圖擴張領土,尋求更大的發展空間……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