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充滿信心地道,盡管他見過何樂為身邊的那些強者,但在這一片高原領域,外人未必能熟知周邊環境,唯我族人才是這片土地的真正熟識者。
\"事不宜遲,立刻通知麥其土司,恐怕祿東贊也不會拖延太久,我盡力牽制住他,在這段時間內,你們能取得多大的戰果,就看你等自身的造化了。\"
何樂為之所以選擇折返,一方面憂慮自家勢力無法應對祿東贊,另一方面也想將其滯留于邊界區域,只要此人不在,戰場上的情勢便可能出現更為劇烈的變化。而那些未能領悟戰略之妙的土司聯軍,在其夾擊下,極有可能節節敗退。
\"遵命,我即刻回報我家府主,我們分頭行事。\"
管家迅速整理衣袍,不敢耽誤片刻。對于各土司府而言,祿東贊一旦離開大軍營地,軍隊士氣必受重挫,若是消息傳開,士兵們的斗志將更加萎靡。
當初祿東贊率先踏入高原,何樂為隨后追蹤;如今祿東贊又要先行離開高原,何樂為依舊尾隨其后。看著馬背上的何樂為無奈一笑,看來自己終究逃不過追擊的命運。
\"走這條秘徑。\"
蒙達亞如同行走的仙圖,他并未引導眾人沿著舊路前行,他早已看清何樂為身旁諸修士的實力,即便選取些崎嶇兇險的道路,他們也不會遭遇太多危難。此舉的結果便是隊伍得以提前行進,甚至可能比祿東贊更早尋得關鍵之地。
接下來的行程中,何樂為慶幸自己帶上蒙達亞的決定,若非有他在,一行人大概會按原路返回,最終固然也能抵達邊荒仙域,卻要耽誤整整一日光陰。而在如此緊要關頭,一日時間足以扭轉乾坤,尤其是在面對祿東贊這般智者時……
今日吾輩并非單純馳騁草原,竟令吐蕃之眾膽寒不已,明日依舊依原計于近境之地演練道法。長孫沖輕啜一口靈液,心中甚感暢快。他們遵循何樂為之策,在邊陲之地布下威勢,看似無甚作為,實則令吐蕃兵馬整日披甲不敢懈怠。
米都可汗面上含笑,內心卻隱憂重重。適才入門之時,其親信密報,祿東贊已致函一封。在這夾縫中求存的歲月里,無論是吐蕃還是大唐,米都可汗皆不敢輕易得罪,大唐賜予了他一族再生之機,否則此刻他們或許已被吐蕃所滅。
此刻,他正陷入兩難抉擇之中,是否應拒祿東贊于千里之外?若拒之,則如今的生活將持續下去,未來亦將喪失自主之權,大唐令其何為,便只能遵命行事。今日演練道術之事便可窺一二,昔日驍勇善戰的吐谷渾騎兵已不再以騎戰為主,短短半年間,大唐傳授諸多修煉與生計之道,使得眾人不再視戰事為唯一出路。許多人在踏上戰馬之際,甚至對戰爭心生厭倦,轉而在草原之上尋求其他營生之道,以此賺取豐厚的靈石,不必再以生命相搏。然而,若一民族忘卻危機,甚至不知如何揮戈疆場,將來又當如何自保?
倘若他在屬只需忠實地向大唐繳納仙稅,大唐便會助我族驅除一切敵患,我族亦能提升生活質量。
如此情形之下,米都可汗欲探知祿東贊之意圖。原本穩固的三方勢力因吐蕃國內的叛亂而變得微妙,相較于大唐,吐蕃如今更為困境重重。兩個相對較弱的力量若能聯手,或許就能抵抗住強敵。祿東贊并未明言其來意,只邀米都可汗秘密相見,雙方想必都想在維持現有政局的同時,尋得一份彼此安心的盟約。畢竟,米都可汗不愿將自己的年輕子弟推向戰場,他們的民族已難以承受更多的犧牲。
“區區凡軀,難以承載靈酒之力……”
米都可汗緊握拳頭,心意已決。帳篷內眾人繼續飲酒作樂,他則裝作疲倦欲退,暗中喚來幾位最為信賴之人,一同前往約定之地探尋究竟。
此時大營外傳來陣陣馬鳴聲……
“參見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