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還有他們的身份問題,一旦跟自己遭遇不幸,將無法向他們的父親交代。盡管他們的父親口口聲聲說生死不論,只愿他們增長才干,但誰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平安長壽呢?高原上的戰事仍在繼續,戰場無情,最重要的是何樂為無法掌控全局,一旦眾人有所損失,最對不起的就是他們的父輩,那些人都是大唐的功勛之臣。
\"你就安心留在這里吧,高天之上的紛爭難以言喻。兩軍交鋒,總有些魯莽之輩,若不幸隕落,你的生命雖微不足道,卻可能揭示我們大唐的秘密,那時我將陷入困境。如今我們的一切行動皆隱秘進行,一旦泄露,吐蕃便會借此在諸國面前煽風點火,大唐的威嚴將會蕩然無存。\"
何樂為所言非虛,外界已謠言四起,懷疑大唐與那些叛逆的領主有所勾結,然而并無確鑿證據。他們的誹謗雖滔滔不絕,但提及證據,眾人皆默然無聲。若是你們幾位現身高原,一旦發生意外或是行蹤敗露,那真相將昭然若揭。
正當眾人飲酒交談之際,對面的吐蕃軍隊開始操練,數日來為了避免沖突,他們已退避多時,今日似乎按捺不住,難道欲與我方一較高下?
眾人走出營帳,只見遠方的小丘上,吐蕃士兵列陣整齊,向營地沖鋒。他們的勇猛盡收眼底,吐蕃軍的威名并非空穴來風,原先有人質疑,如今目睹其真容,他們的戰斗力與大唐的精銳相比,可謂旗鼓相當。但這僅限于吐蕃的邊境精銳,若是其他地方部隊,恐怕難以比擬。
\"現在看來,我們確實在同一舞臺上較量,不知誰能笑到最后。還不如聽從家父之言,我們直接出擊,這樣一來,這都護府的邊界或許能再推進。\"
秦懷玉緊握手中的鋼刀,兩國雖無深仇大恨,但緊張態勢顯而易見,尤其是將領們,早晚要有一戰,早戰或許勝于晚戰。
吐蕃軍展現實力,我方亦不甘示弱,涼州戍衛之外,都護府周邊的部隊也展示了他們的雄姿,雙方各有千秋。
你以八百騎兵馳騁,我便以同等人數回應;你派千人突襲,我們也絕不遜色。雙方互不相讓,但所有人都能察覺,吐蕃軍似乎欠缺某種精神。
若問何樂為,那并非簡單的精神,而是必勝的決心。吐蕃國內戰亂正酣,殺伐震天,邊境部隊本應支援,然而大唐的軍隊在邊境集結,呼延大將軍只得在此守候。他們是否擔憂國內戰事?當然,但憂慮無濟于事,只會徒增煩憂...
秦瓊,那位威猛的大將軍,也從魔法帳篷中踏出。盡管吐蕃戰士們擁有不俗的戰斗力量,但如果由他來統帥,定能將眼前這支敵軍一舉擊潰。然而,正如守護者大人所言,手中無王命,擅自出擊只會迎來王賜的斷魂劍。
況且,朝廷尚未撥付戰爭經費,即使想戰,囊中羞澀。大將軍此行,只為皇帝擔憂何樂為的安全,故領兵靠近前線。萬一何樂為遭遇不測,大軍也能立即救援。畢竟,從涼州城趕來已跨越千山萬水。
“機遇啊,機遇!”
秦瓊大將軍猛地搖頭,步入帳篷。如此良機在歷史長河中并不多見,如今它近在眼前,卻又如何把握?
“發射!”
炮兵將軍一聲令下,二十多門鐵火炮轟鳴作響,進行實戰演練。方才,吐蕃軍隊尚有雄壯之氣,與大唐軍隊相比毫不遜色。但目睹這等火器,眾人瞬間士氣低落:大唐有此神兵,我們有何以抗衡?
吐蕃士兵并非缺乏勇氣,他們愿為國捐軀,但在火炮面前,卻感到了無力。呼延大將軍試圖提振士氣,起初尚可,雙方軍隊相互試探,信心有所恢復。然而,大唐的鐵火炮一經亮相,眾人便認清了差距。我們無法復制這些神器,炮彈爆炸后留下的黑灰,他們也搜集了一些,期望能仿制,卻至今未能揭開其中的秘密,那或許蘊含著大唐的某種神秘力量。
出發時士氣如虹,歸來卻垂頭喪氣。祿東贊與大將軍交換眼神,早知如此,不該讓他們出陣演練。此刻別說重振士氣,原有的信念似乎都被粉碎了,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深夜。
兩匹駿馬疾馳入兩座軍營,一座屬于呼延大將軍,另一座屬于秦瓊大將軍。它們帶來同樣的情報:吐蕃軍隊與麥其土司的對峙部隊分為南北兩營,現北方大營已被攻破,六千余戰士戰死,七千余殘部逃回南方大營,三千余被俘,吐蕃朝廷遭遇慘敗……
祿東贊收到消息,當即口吐鮮血,倒地不起……??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