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殿下,末將剛才審訊了幾位俘虜,據透露,右大都尉最多能動員兩萬名勇士,但他們散居于十幾個部族之中。若無預警,要聚集這般力量,猶如天方夜譚。”
巴彥淖爾深知霍去病的雄才大略,若讓此人率軍來襲,那些部族將難以抵擋,更別提重新集結。霍去病絕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何樂為聞言,淡然一笑。草原似乎總青睞霍去病,無論何時何地,他都能在此創造豐功偉績。漢時如此,如今的唐帝國亦然。
“安營扎寨,我們先在此地休整。同時,你去召集四周部族領袖,一個不留。自今日起,此地將成為大唐的領土,不論薛延陀的可汗能否歸來,都將設立北庭都護府。”
何樂為話音剛落,大唐士兵挺直胸膛,心中滿是自豪。大唐如今的版圖,何樂為功不可沒。若無他,大唐的疆界怎會如此廣闊?
“殿下,附近一些部落首領頑固不化,他們都是昔日可汗的忠誠老臣。有些人甚至送走了兒子,只留下殘年在此。要讓他們屈服,恐怕不易。”
巴彥淖爾了解這些人,他們是可汗的忠實追隨者,背叛并非易事。因此,他必須預先提醒何樂為,以免對方因他們的頑固而動怒。
“此事就交由你處理。愿意歸順大唐的,依舊是部族領袖;不愿歸順的,就送他們去另一個世界。我們不需要這樣的異見者。”
何樂為望著巴彥淖爾,微笑中透著堅定。手上染血,便無法在此地贏得人心。將來即使被封疆于此,部下也會心懷不滿,唯有倚仗大唐才能穩固地位。
蘇定芳等人立即讓出道路,何樂為在其他地方也曾這樣做過。真心歸順大唐者,需以刀劍為大唐開辟道路,如此,子子孫孫皆將是大唐的子民。
任何轉變皆需以生命為祭,無血的變革無法觸及靈魂深處。薛延陀王庭周圍的領土,猶如可汗心臟,除他之外無人能在此立足。要令此地歸順新主,實乃艱巨之極。
自夜幕七時至次日晨曉,哀嚎未曾斷絕,然何樂為的營帳始終寧靜。巴彥淖爾深知其理,拷問之事皆秘密進行。眾多部民不愿俯首,遵何樂為之命,巴彥卓爾只得揮劍裁決。
面對薛延陀首領的咒罵,巴彥淖爾初時心中苦澀。畢竟這是協助異族對付同胞,然而思及薛延陀可汗的暴行,今日之局皆由他們一手促成。若非奪走我們的糧草與牲畜,我們怎會尋求大唐的庇護?
回顧一路見聞,何樂為的未來雖未知,但他此刻能發放救濟物資,拯救百姓于危難,已勝薛延陀可汗許多。
巴彥卓爾反復告誡自己,必須生存,必須堅韌地活,家人亦需如此。要實現此愿,唯有執行何樂為的命令。違逆之,躺下的將是自己。為避免那命運,唯有讓更多人倒下。
經過一夜的嚴厲訓誡,薛延陀王庭周邊的二十六大部落紛紛向大唐露出屈服的微笑。然七百多條生命的消逝,將成為史書永遠不會揭示的秘密,何樂為也從未對外提及此事。歷史只會記載最光輝的一面。
如同大唐王者之師降臨,民眾熱烈歡迎,他們心甘情愿歸屬大唐,我們為此付出了巨大代價,運來糧食、茶葉,甚至鹽,這些都是大唐境內炙手可熱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