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身披永恒的戰甲,迅速趕到。
大唐的使者隊伍愈發壯大,原本只有百人,如今擴增至六百,綿延數百米,氣勢如虹。
“參見趙大人。”
“二位將軍請起,讓老夫受寵若驚。二位在前線為帝國浴血奮戰,而我只是在后方處理些瑣碎事務,怎敢勞煩二位行禮?老夫謹代表帝國向二位致以謝意。”
趙光泰通情達理,這也是何世民派遣他的原因。如今大唐急需休養生息,而非頻繁征戰。倘若再與高昌國交戰,大唐將迎來連年無休的戰亂...
趙光泰踏出神秘的長安城時,李世民私下囑咐,務必將高昌國的叛賊首領交給大唐,其余勢力則可寬恕。只要能將薛延陀可汗押回長安接受天罰,這場恩怨便畫上句號。
大唐朝廷的智者們堅信,高昌國不敢抗拒,畢竟它只是一處微小的國度,雖疆域遼闊,但國民總數不足百萬。這樣一個小國,膽敢挑釁大唐,需何等的膽魄?
“趙大人所言差矣,我等職責各異,皆為王室效力。我家王已下令,此行高昌,一切以趙大人為尊,聽從您的決策。”
蘇定方原想擺出威嚴,文臣武將間的競爭自古就有,然而趙大人的謙遜令他難以施展。若是此刻針鋒相對,未免顯得心胸狹隘。于是,蘇定方打消了原先的打算,霍去病則靜立其后,保持沉默,盡量不表露觀點。
“雖我是正使,兩位將軍亦是副使,凡事三思而后行。陛下旨意清晰,務必在避免戰火的前提下,將薛延陀可汗帶回長安受審。”
趙光泰重申李世民的意愿,眾人早已心中有數,否則蘇定方也不會感到無趣。朝廷設定了大方向,若擅自偏離,后果不堪設想。
除了李世民的圣旨,更令他忌憚的是何樂為的密函。何樂為明白表示,若他挑起沖突,便會將他發配至后方軍營操練新兵,永無馳騁沙場之日。
蘇定方無所畏懼,唯獨害怕遠離戰場。即便內心激昂,此時也只能壓抑沖動,乖乖跟隨趙大人踏入高昌國宣讀王令。
休整兩日后,趙光泰恢復精神,隊伍啟程。五千人無法一同行動,蘇定方率三千兵馬隨趙光泰前行,霍去病率領一千人在周邊巡邏,余下一千人留守原地,負責后勤支援。
趙光泰對蘇定方的部署深感滿意,軍事策略非他所長,既然蘇定方認可,便依計行事。他們已預先通知高昌國,此刻應已抵達邊境,指引他們前往高昌城。
隨著目標臨近,危險亦步步緊逼,不出所料,未知的挑戰即將降臨...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