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的訓誡銘記在心,不可輕啟戰端,但若有人膽敢欺凌,我們豈能坐視不理,必讓他們見識我大唐軍威。”
提到戰斗,蘇定芳的眼中瞬間燃燒起斗志,殿下確實如此交代,所以他謹慎如履薄冰,像一個被束縛的新婦。然而,一旦敵人敢于挑釁,他會讓他們懊悔降生于世。
趙元泰見蘇定方的神情,立即明白自己觸及了禁忌。身為朝廷文官,他并不愿四處樹敵,何況如今朝廷國庫告急,再與高昌國沖突,武官地位恐將更勝一籌,他們這些文官何時才能出頭?
撇開文武之爭,趙大人內心深處也是贊同蘇定方的策略。如今的大唐已是萬國朝拜的神圣帝國,若面對侵犯卻不敢反擊,實乃有辱帝國威嚴。回到長安,皇上得知此事,也必定不會寬恕他的軟弱。
“蘇將軍請安心,眼前之事,本官自當為您作證。但我們必須謹遵太孫殿下的教誨,絕不輕易引發戰端。”
趙大人的保證讓蘇定芳心中大定,只要有證人,許多事便能迎刃而解。他迅速下令全軍進入備戰狀態。
蘇定方向趙大人闡明,一旦對方進入兩百步范圍內,我們便需準備反擊。我們沒有先發制人的顧慮,只要對方未經通報進入此范圍,即可視為敵意,我們必須搶先行動。
這是何樂為制定的規則,趙大人雖不熟悉,但從其他士兵口中了解到其含義。既然這是太孫殿下的命令,趙大人絕不會阻撓,但他再三叮囑蘇定方務必精確把握兩百步的界線,絕不能縮短,畢竟他不愿戰火蔓延。
因這番事件,隊伍的緊張氣氛明顯升級。約半個時辰后,他們已能望見高昌國邊境的軍隊,那里駐滿了士兵,但尚未見到高昌國的使者......
趙大人與蘇定方交換了一個眼神,顯然,之前的推測已被證實。無論是薛延陀的可汗,還是遙遠的高昌王國,都不愿接受大唐的國書,必定設法阻撓,按照盟約,高昌國的使者應當已在邊境恭候,然而此刻,卻未見半面使節的旌旗……
就在這時,三十多位高昌騎士自邊境馳騁而來。
蘇定方帶領麾下二十多騎迎上前去,雙方將在邊境地帶展開初次交涉……
\"你們竟不知有大唐使節團的存在?\"聽完對方的陳述,蘇定芳皺眉道,對方一開口便是詢問他們的來意。
\"我們是高昌邊疆的戍衛,昨日便已發現你們,但鑒于對大唐天朝的敬意,我們并未攔截。如今你們已臨近我國界線,請暫時駐足。若如你們所言,兩國使者已有協議,那么我方使者也應快馬加鞭趕至。但在我國使者未抵達前,還請勿再向前推進邊境。\"高昌國的將軍言辭正直,他的部下也戒備森嚴,仿佛大唐的隊伍是侵犯者。這并不奇怪,大唐的軍隊在過去兩年中并未閑著,已平定了周邊諸多動蕩。然而,高昌與大唐的關系還算和睦,禮尚往來,互贈珍貴之物,大唐的商隊亦途徑高昌前往遠方。
\"此事我無法獨自決定,需與我們的使節大人商議。在此期間,我們會暫作停留,但雙方應保持良好溝通。\"蘇定芳沉思后回應。隊伍的補給即將耗盡,頂多支撐三五日,如果在這段時間內,對方的接引人仍未出現,恐怕我們將面臨斷糧的困境。
\"將軍請放心,我會留下幾名士兵在此等候,雙方暫且按兵不動。\"
高昌將軍爽快答應,蘇定方心中也明白,對方意圖穩住陣腳,阻止他們踏入高昌領土。
蘇定方也留下幾人,隨后走到趙大人的馬車前,將當前情況詳細稟報。
\"看來我們的預感沒錯,他們暫時不打算放行,只想拖延時間。我們對這里的情況不明,從邊境到他們的王城,大約需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