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定方的話語不無道理,如今一切僅是我們的揣測。
“那是最理想的情形,最糟的情況則是他們與我們聯手行動。明日你務必慎言,不可逞一己之勇。我知你麾下勇士英勇無雙,然身在他鄉,我們仍是配角。若他們執意袖手旁觀,即便與之決裂,也絕不擅自行動。”
提及明日的事務,趙大人語重心長。蘇定方乃戰場上的悍將,屢戰屢勝,自信難免膨脹。趙大人此刻的叮囑旨在提醒蘇定方保持冷靜,在異域之地,謹慎行事乃生存之道。
“趙大人寬心,謹遵吩咐。明日之事,一切聽從您的安排。”
蘇定方此行深感皇帝為何只令其負責安全,而非出任特使。聆聽趙大人教誨,他方知自己與真正的外交家相差甚遠。大唐雖強,但在這一帶的影響力依然有限,尚不能達到一言九鼎的地步。
是夜,眾人皆輾轉反側。趙大人與蘇定方因換了環境,加之室內香氛濃烈,整晚不斷打噴嚏,睡眠質量大打折扣。翌日清晨,二人對視,彼此眼下的黑眼圈讓彼此不禁相視而笑,仿佛共歷一場奇妙的夢境。
在遙遠的亞瑟蘭德,高昌國的群臣們夜不能寐,因無良策以應當前之局。國師沉吟道:“唯有拖延,方能尋得一線生機。”然而,言語何以修復與大唐帝國之裂痕?實情昭然若揭,欲憑口舌之力卸責于無形,豈非將大唐使者視為無知?
鎮國將軍卻力主聯盟,倡議即刻攜手大唐雄兵,共擒薛延陀逆賊。高昌軍力雖弱,面對薛延陀鐵騎或有覆巢之危,將軍心憂此局。然大唐之軍力雄厚,吾等僅需引路,供給補給,便可借其鋒芒驅逐蠻夷,而自身實力得以保全。
爭論直至黎明,兩派意見難統一,最終疲倦襲來,眾人退下歇息。至于決斷,仍懸而未決。
高昌王城宏偉壯觀,但宮殿數量寥寥。除使節與王居住之所外,后宮深藏禁地,外人不可輕易涉足。故今日會談之地,依舊昨日之殿。憶起大唐皇城中那繁星般的瑰麗建筑,此等小國之景難以匹敵。若以大唐京城之豪華府邸相比,此處宮殿亦顯簡陋。然當地人自不會言及,小國王耗費巨資打造的宮殿,正是期待四方來朝,贊頌不已。若提及遠遜大唐京城一隅,國王心中定然五味雜陳,只怕求事不成,身首異處。
雙方交換國書,禮成。高昌國王面露焦慮,深知下一個環節迫在眉睫,而徹夜未果的商議令他猶疑不決。本性柔弱,難決大事,昔年登基時,高昌國尚興盛一時,而今在西域之地位已大不如前。
“尊貴的國王殿下,吾此次蒞臨貴國,除呈遞國書外,尚有要事相商——關于吾大唐之宿敵,薛延陀可汗……”
趙大人已賜一宵之寬限,此刻再不容遲滯。大唐軍隊日耗巨大,此事亟待速決。逼近了,逼近了……
高昌君臣內心默念,昨夜曾企圖籌謀對策,奈何朝廷內部分歧重重,眾說紛紜,最終竟將國王困于迷霧之中,無所適從。
趙大人的意思如同古卷上的古老咒語,只給你們兩種抉擇——要么將薛延陀的魔狼之王捆縛前來,要么指引我們秘徑,讓我們親自追捕這頭野獸。
當趙大人的言辭如夜風般拂過,整個石砌宮殿中沉寂如墓,眾人都懼怕自己的一絲動靜會引來眾矢之的,高昌國國王亦不自在地挪動了身軀。即便他身負一國之尊,此刻卻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迫,若是換作他國,或許早已劍拔弩張,然而眼前這位白須老者源自大唐,傳說中大唐的勇士數以百萬計,又有誰能膽敢違抗?
“趙大人所言之事,我實難知曉。盡管我高昌之域雖不及大唐廣闊,但地廣人稀,與大唐繁華盛景迥異。大唐之皇欲察周遭態勢,只需問詢一方諸侯即可,而我高昌,無牢獄以囚兇犯,也未曾聞及薛延陀魔狼之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