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何嘗不是如此說,但怎奈她不聽勸。”
好個女皇,鄙視起人來絲毫不加掩飾:“她雖然為妾多次,但畢竟是被誆騙……且為完璧,與你和離后跟隨真人,自然好處不盡,又不是要做大婦,爭什么名節?”
方對這位女皇的想法只能嘆為觀止,正思索著,便聽她繼續道:“罷!朕便擢升你為少匠,主管……河工!賜勛護軍,從三品。這樣也能勉強般配。”
方從大喜,道:“多謝陛下。”
河工少匠雖說只是從四品下,但在職權范圍內卻可以獨立做主。
從這點上說,除非下旨罷免,否則連宰相、大匠都管不到他。最關鍵的。是這個職位與他此來的謀劃完全契合,只待機會成熟,便可以著手開鑿灃晉。
在場所有人看他高興的樣子都不免有些吃味。
一個民間騙子,一眨眼就夫憑妻貴,登了高枝。要知道,御史中丞,給事中,中書舍人這些要職也才五品。
京兆尹才能與他的實職勉強持平,而他的勛位,已經高達從三品。
正四品上的尚書左丞,正四品下的尚書右丞,見到他都要首先行禮。
你說這叫什么事?
而他們這些侍衛,內監,兢兢業業一輩子,都別想趕上人家一根臭腳指頭。
能不羨慕嗎?
能不嫉妒嗎?
尤其是張宗張昌,四只眼睛都快冒出了火星子。
以前他們或許還能不將位卑的方從放在心上,但如今幾乎處于同一起跑線了。甚至……他什么都不用做,只待自家媳婦立功,就能再次高升。
一想起柳氏那嬌美無雙的臉龐,張氏兄弟的火立刻就變得更大。
——他們只顧嫉妒,卻忘了還有一雙眼睛在觀察一切。
女皇見此,不快地冷哼道:“免了,快去中書門下領旨,整備工匠,三日后隨朕出征。”
方從口中應是,心中卻道:
【我說為何點我為河工少匠,原來卻是要隨隊出發。也就是說,這次探索仙府,很有可能需要用上治河手段……】
他這邊出去領旨,那邊侍衛太監就開始犯難。
原本作為女圣私臣,他們中但凡有人晉升,都需要相互慶賀。
就算時局緊張,不大操大辦,下朝后也得命人送一些禮過去。
但方才女皇一哼,就讓他們拿不定主意了。
這好像……仿佛……是在表達不滿。
誰知道這不滿啥時候會表現出來,若是明天,后天,甚至大后天就把他的官擼了,這禮豈不是白送?
白送也就罷了,萬一再讓女圣誤會自己結黨營私,那豈不是要死?
【罷罷罷!我就暫時不湊這個熱鬧了……】
這一刻所有人心里都如此琢磨。
……
出了宮的方從并不知道自己損失了一大筆財貨。
大宋實行三省六部制。
中書省負責制定書詔,政策,然后交給門下省審核。
審核不通過的,可以打回中書,進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