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筠汐眨巴了兩下眼睛,好一會才想起曾經送過發圈給趙小美,她不解的問“怎么了”
趙小美有些不好意思“前段時間我小姨看到我戴著這個發圈,覺得很好看。”
“她是平和縣供銷社的負責人,如果你有貨的話,她想弄批貨在供銷社銷售。”
喬筠汐想起空間里不少的囤貨,價格合適的話賣給供銷社也不是不行“要多少”
趙小美一聽有戲,眼睛都亮了“有多少收多少,我小姨人脈很廣的,和其他幾個縣鎮供銷社的人都很熟,市里百貨商場的負責人還是她同學。”
意思就是銷售地不限平和縣,還可以銷售到其他縣城鄉鎮,甚至市里。
看喬筠汐懂了她的意思,趙小美又繼續說“款式,顏色最好多些,顯得不那么單一。”
其實小姨看中的是發圈的款式,這種小東西雖然不怎么值錢,但可以走量。
她小姨是想跟工廠合作做出來銷售,但就兩個款式怎么夠。
能做出兩個獨特的發圈,就能設計出更多的款式,這才是小姨看重的。
說白了就是看重喬筠汐的創造力,想和她合作,她出設計,小姨出人力物力,把這個生意做起來。
喬筠汐低頭沉思,如果有那么多的銷售渠道,她空間里的貨還真不夠,而且看趙小美的意思,應該是她小姨想找她合作。
喬筠汐心里一動,想起沈小葉,沈香香,楊紅梅,周韻,這些能干的女孩子。
還有沈小娥,這個還沒有長大就開始承擔家庭重擔的女孩。
因為哥哥被抓,她被迫迅速成長,才16歲的女孩已經負擔起一個家,一個生病的老娘。
秋收時,她有多拼命,多努力,她都看到了。
如果,能讓她們賺點外快,生活肯定能過的更好些吧。
喬筠汐心里已經有了初步想法,面上卻是不顯。
她有些為難的說“咱們是比親姐妹還要親的好姐妹,我就和你說實話,我這些發圈都是自己做著玩的,怎么可能有貨。”
趙小美也不失望,這本來就在她的預料中,她正要試探一下能不能合作,就聽到喬筠汐的聲音傳來。
“我對發飾設計確實有不少的想法,只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我想做也沒有辦法,不知你小姨有什么門路可以介紹”
趙小美眉頭蹙起,有些不解的問“什么門路咱們姐妹之間,你放開了說。”
喬筠汐左右看了看,才壓低說“做這種小玩意,其實用碎布就可以了,她有這方面的渠道嗎”
趙小美一驚“你想自己辦廠”
喬筠汐斜睨她一眼“說什么傻話呢我怎么可能自己辦廠,這不是影響我們社會團結嘛。”
趙小美暗暗松口氣,只是她這口氣松到一半就聽到好姐妹喬筠汐重重的嘆口氣。
趙小美的心又被提起,忙問“怎么了”
喬筠汐滿臉惆悵“我是想到我們村里的女人,生活都太不容易。”
“如果在我們村里能辦起這樣一個小廠,讓她們在空閑之余做些手工活,也能幫貼家用,手里有錢,家庭地位才能提高,也才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