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筠汐:“……”
她空間里存了不少吃的,如果裴淵不在,她應該大部分時間都只吃空間里的食物,這方面倒沒啥大問題。
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她這人認真做某件事的時候很容易沉浸進去,無法自拔,也就是傳說中的廢寢忘食。
她想了想,確實不能把自己弄太累了,這違背了她的初衷,現在有個人能提醒她也好。
于是裴淵才得以回家住。
為自己爭取到一點家庭地位的裴淵很高興,晚上特地給喬筠汐做了3菜一湯。
時間一晃到了10月份,喬筠汐終于從‘閉關’的狀態中出來,各項研發她已經理清思路,并把結構圖紙都畫了出來,也做了大概運算。
10月2日,這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
這天喬筠汐和雷達項目的負責人張承宇見了一面,兩人不但探討了關于雷達系統用于艦炮上的問題,
還有關于雷達系統如何運用于夜視裝備上的各種探討和技術交流。
喬筠汐直接把一份她整理出來的艦載有源相控雷達的概念和技術資料交給他。
張承宇開始還不明所以,不過他不敢小看這個年輕的女孩,二話不說接過資料低頭看起來。
越看他的表情越嚴肅,越看他的表情越亮。
半個小時后他才抬頭看向喬筠汐,眼神發著光:“喬組長,你,這是你研發的?”
喬筠汐笑了:“當然不是,這是在現有的相控雷達的基礎上改進了一下,以適應在軍艦上使用。”
“同樣的道理,我希望你們能盡快根據這份艦載有源相控雷達,研制出適合我研發的艦炮以及夜視儀等裝備的雷達系統。”
她的極光夜視技術她不但準備運用到夜視儀,槍械等,她還安裝到戰機,坦克上。
目前來說,華國這方面的技術也是相對薄弱的,幾乎沒有什么夜視方面的裝備。
她之前研發的hq76-6夜視技術也被陸陸續續運用到這些裝備上,但由于時間尚短,現在能被配備上夜視裝備的依然是極少數的。
而霉利國在60年代后期就研究出第一種光機掃描式紅外成像儀,以供他們的飛機夜間導航使用。
紅外成像儀的效果也不錯,夜間可觀察到1公里處的人,5至10公里遠的坦克和車輛。
到80年代中期霉利國更是發展出第二代焦平面陣列的熱成像儀,技術上更成熟。
但不管他們技術怎么進步,有一點是他們沒攻克的,就是穿透重重阻礙物看清事情的本質。
而喬筠汐的極光夜視技術做到了,這點不但晚上可以用,白天同樣可用。
可視距離和清晰度也不是現在其他國家能比的,到時候再配上她的這套雷達系統,那才是真正的如虎添翼。
張承宇珍而重之把資料放到臺面上,對著喬筠汐伸出手:“喬組長,請多多指教。”
喬筠汐笑了,伸出手和他握了握:“相互學習。”
艦炮項目正式啟動!
喜歡穿書七零,末世大佬有億點點兇殘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末世大佬有億點點兇殘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喜歡穿書七零,末世大佬有億點點兇殘請大家收藏:穿書七零,末世大佬有億點點兇殘更新速度全網最快。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