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今一瞧,這般的結實,用來修建堤壩只需要一次就夠,不需要年年都修,若是用上這白泥,反倒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他到底是一歲便被立為太子,自幼接受的是儲君的教導,若說沒有私心是不可能的,但是相比之下,他確實是私心最少的一位。
胤礽又道“最重要的這東西堅固不怕腐蝕,百姓們能夠少受水災,也能保全田地。”
康熙激動的無以復加,蹲下去摸著那水泥做的圓凳,還用自己的扳指敲了兩下。
像是不敢相信竟然如此堅硬,康熙自己掄起了錘子狠狠砸了十幾下,這才砸出裂紋來。
胤礽箭皇阿瑪摸著他裂紋愛不釋手的樣子,只好道“這還只是初步鍛燒,里面只加了沙土,若是摻上小石子會更加穩固。”
康熙的心砰砰直跳,終于松開那被摸個遍的圓凳,用力拍著胤礽肩膀,“好”
“干的好”
“有此神物,是我大清之福啊。”
康熙看到這圓凳的一瞬間,將能夠想到的用處都想個遍,鋪路還是太奢侈,但是用來修建堤壩、堆砌城墻再好不過。
邊疆的城墻都可以用上,等將來有銀子了,再慢慢修路也成。
他拍拍胤礽,“朕也不瞞你,這白泥的事情上,小十五是有功的,這東西不如就叫胤祈泥吧”
胤礽驚訝一瞬,他還真是沒想到竟然會和小十五有關。
不過轉瞬他想到小十五來歷不凡,將來可是他的賢臣,現在就立功也實屬正常。
只是這個名字
從古至今便有這個起名的習慣,誰造的東西便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什么蔡侯紙、孔明燈、薛濤紙,不過嘛胤祈泥不太順耳。
“皇阿瑪,實在是沒想到這里面還有小十五的功勞,既然是他的功勞,那以他名字命名也正常,只是兒臣覺得不大合適。”
康熙聽到反駁也不覺惱,他心情還是很高興的,也不覺得太子會嫉妒弟弟,“有何不合適呢”
胤礽道“這白泥堅硬之后才能用作建筑之用,堅硬如石,不如叫胤祈石吧。”
康熙撫掌而笑,“這個名字不錯,胤祈石。”
既然用上本人的名字,父子倆說著說著便叫了本人過來。
胤祈石
胤祈一聽這個名字就頭皮發麻,哀嚎道“不要啊”
康熙疑惑,“你不要什么”
“這個名字也太難聽了吧,什么胤祈石啊,而且名字還很難寫。”
再說了,要是真用他名字,不去叫薩摩耶泥,可惜皇阿瑪聽不懂。
胤祈想起名字就滿心惆悵,抱怨道“皇阿瑪起的名字那么難,我每次做功課落款都累死了。”
啊這康熙和太子胤礽同時沉默了。
名字難寫這個事情還真是,胤這個字就已經很難寫了,而且康熙給皇子們起名用的都是衣補旁的偏僻字。
這樣便有一個好處,就是大臣們不用避諱太多。
太子胤礽之前的名字叫保成,明珠的兒子納蘭容若原本叫納蘭成德,后來避諱太子的名字改成了納蘭性德,字容若。
皇子用生僻字,大臣們就不用避諱太多,起名啊,寫折子都方便很多。
這點上,康熙還是很體諒大臣們的。
可是小十五堅定的拒絕以他的名字命名這白泥,那康熙也沒辦法。
胤祈那腦袋瓜都快搖成撥浪鼓了,可見其心里的抗拒。
胤礽便提了個折中辦法,“別管白泥還是白石這東西在百姓口中都會有個俗名,咱們便起個書面名就是了。”
太子明面上是站在康熙和胤祈中間說居中的話,其實還是心里偏著想給親近的弟弟弄個獎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