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一個屋檐下,做得再好,到底不是親母女,人心隔肚皮捂不暖,但凡褚文蘭說幾個重字,趙星茴就拽著趙坤則告狀,還跟親戚長輩添油加醋胡謅。
后媽難為,褚文蘭知難而退,但安排趙星茴的衣食住行,照顧她方方面面,丁點失職的地方也挑不出來。
餐桌距離近,聞楝吃東西安靜斯文,說話也是有問有答,這時候能看出他和褚文蘭更熟,喊的是“蘭姨”,態度也更親近。
聞楝是褚文蘭接過來的。
褚文蘭是鄰市人,大學畢業后才來洛江市工作定居。
她年初回老家探親,家里人閑話聊天,無意提起以前的老鄰居是一對和藹恩愛的老夫妻,前幾年因病相繼過世了。
當年兩家同住一個家屬院,是門對門的鄰居,關系處得融洽,平時照應往來都多,鄰居家有個女兒,比褚文蘭大幾歲,小時候常領著褚文蘭一塊上學玩耍,晚上兩人睡一張床,相處得跟親姐妹差不多。
這個鄰居姐姐生得漂亮,性格也溫柔,師范畢業后工作結婚,早早生子,工作家庭幸福美滿,沒想老天不長眼,周末夫妻倆開車帶兒子出門,在路上跟輛渣土車相撞。
這場意外帶走了年輕的父母,留下了后座年幼的兒子。
這個小男孩褚文蘭也見過。滿月時鄰居老夫妻送來一筐紅雞蛋和喜餅,褚文蘭還去探望了鄰居姐姐,抱著小嬰兒玩了會。
只是后來褚文蘭異地工作,褚家也搬離了家屬院,兩家逐漸少了聯系,再后來就聽說這個噩耗,因為女兒女婿英年早逝,老夫妻也相繼病倒,離開人世。
如今往事重提,褚文蘭欷歔了許久,又因自己生活富足順遂,想起那個小男孩,動了念頭去看看他。
父母去世后,孩子的撫養權給了大伯一家,如今也有七八年,不知道這孩子如今長成了什么樣兒。
算起來,應該也是個半大的少年。
等看見了聞楝。
陰雨天氣的校園一角,十三四歲的少年,穿洗得發白的校服和帆布鞋,安靜拘謹地站在她面前,眉眼間依稀有鄰居姐姐的模樣,肩膀棱角平直,卻單薄地支棱著,沉悶書卷氣里有掩不住的晦澀。
褚文蘭跟他介紹自己,他靦腆笑著喊她“文蘭阿姨”,說知道家庭相冊里有一張老照片,是媽媽和褚文蘭抱著滿月的他照的,相片背面寫著日期和人名,他記住了。
褚文蘭本打算帶他去吃飯,看他穿得不太像樣,心里想著買幾件衣服、再塞點錢給聞楝,或者去他家里看看,沒想聞楝搖搖頭,去小賣部給褚文蘭買了瓶水,婉拒了她的好意,只說很感激蘭姨來看他。
后來褚文蘭略一打聽就知道。聞楝跟大伯一家住在父母留給他的房子里,起初日子還好,后來聞家大伯單位下崗,還要養幾個孩子,經濟捉襟見肘,大伯家的堂哥娶妻生子,屋子不夠住,把他的房間都擠占了,有時候借口上學方便,也讓他去姑姑家住一陣。姑姑家又覺得大哥一家光占便宜不出力,計較起來,親戚間沒少為這事吵得面紅耳赤。這幾年,聞楝像踢皮球一樣生活在幾個家庭中,各家自顧不暇,更談不上好好照顧孩子。
褚文蘭氣不過,心想這些個摳搜親戚,養個孩子能花多少錢。又想著都是同齡人,家里趙星茴鬧得讓人頭疼,這個孩子卻懂事得讓人心疼。再念及聞楝媽媽的舊情,想把聞楝帶走。
這事提前跟趙坤則商量過。
一來是褚文蘭動了惻隱之心,不可能坐視不管。
二來,憑趙家的資產,多養一個孩子完全不是問題,而且生意人最信福報,趙坤則每年捐給廟里的香油錢就不少,善心結善果,怎么看也算是一樁好事。
再說了,平時他們都忙著工作,家里基本是司機保姆照顧。聞楝生日比星茴早一點,成績優秀,懂事又有禮貌,性格也招人喜歡,有個同齡人作伴,星茴能學點好,也能少些孤單。
趙坤則聽褚文蘭一說,不用多言,當時就點了頭。
不過兩人都忘記提前跟趙星茴說一聲,也許壓根就預料到她的反應。
褚文蘭開保時捷,衣著光鮮,出手闊綽聞家親戚巴不得有人接手,半點沒商量地幫聞楝做好決定,干干脆脆把他送出了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