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文學教授的艾伯特不是第一次體驗鬼魂之旅了。
記得第一次參加考文特花園的鬼魂之旅后,他徹夜難眠,被噩夢糾纏了一整晚,在夢中,那位歌劇演員仿佛幽靈般漂浮,默默地跟在他們后面,那畫面至今讓他心有余悸,醒來之后,他發誓這輩子再也不會踏入那條幽暗的小巷子
然而,時間仿佛有著神奇的魔力,隨著歲月的流逝,那份恐懼好像也逐漸消散,取而代之的,是那份緊張刺激的感官體驗,誘惑著他再次踏入那片區域。
可能人都是健忘的,艾伯特終究沒能守住自己的誓言,在其他地區也開始舉辦鬼魂之旅后,他再次邁出了好奇的步伐。
只是白教堂的環境確實讓人難以言喻,這里是貧民窟,黑暗、惡臭、擁擠,并不是一個沉浸式感受詭異的好地方,而盧恩頓橋的演員只知道揮灑血漿,對艾伯特而言,一些經典的橋段,如今已無法再給他帶來驚喜和恐懼,他心中早已有了預期,自然不會被嚇到第二次,回去之后,他一個噩夢都沒做。
因此,當他從斯特蘭德報上發現考文特花園的鬼魂之旅有了新的項目,頓時興致勃勃地拉著自己新結識的朋友去報名。
由于鬼魂之旅的游客不斷變多,他們因而組建了一個小型的、散漫的俱樂部,只要對鬼魂之旅有興趣的人,都能夠加入進來,算是一個同好交流會。
由于鬼魂之旅的出現,他們驚喜地發現在盧恩頓,居然蘊藏著如此眾多的鬼魂傳說,對每個地區的鬼魂都充滿了好奇,自發地研究著各種超自然現象和神秘事件,也曾經親自探訪過那些傳聞事件的地點,不過,當他們實地去考察之時,往往枯燥無味,和其他地方并無什么不同,并沒有真正遭遇讓人害怕的事情。
這讓艾伯特越發感慨,能想出鬼魂之旅的表演,考文特花園的創作者真是一個充滿創意的人才,居然能從那些原本平淡無奇的故事里,想出讓人膽戰心驚的場景。
他新認識的這位朋友,同樣是恐懼的忠實愛好者,這位朋友非常容易受到驚嚇,每每發出驚恐的叫聲,然而這位朋友還是樂此不疲地再次體驗,讓艾伯特感到又好笑又佩服。
當艾伯特和新朋友抵達考文特花園時,他習慣性地先掃了一眼即將和他們一起體驗的游客,這一看,卻讓他感到有些意外,此行有兩位格外美麗的女士,她們站在一起,長得不太像,或許是姐妹但從年齡和氣質上判斷,肯定不是母女。而且她們言行舉止都非常優雅得當,一看就是上流階級,奇怪,上流階級的女士居然會來體驗鬼魂之旅。
除了這兩位引人注目的女士,艾伯特還注意到一位單獨的男士,看起來格外清澈愚蠢,或許是剛畢業的學生。另一位黑發黑眸的男士,像一個上過戰場的軍人,卻又不像軍人那么板正,不管如何,他手上一定沾過血,或許是雇傭兵出身
這樣一位“硬漢”,怎么會對小小的鬼魂之旅感興趣艾伯特不禁有些疑惑,在他看來,鬼魂之旅雖然嚇人,但對于經歷過生死或許、見過世面的男士來說,或許只是毛毛雨吧。
手持蠟燭的小導游們前來迎接游客,艾伯特有種“回家的感覺”,因為其他區的鬼魂之旅雖然也用孩子當導游,卻好像刻意鼓足著勁,要嚇人一跳,充滿了人為的刻意和努力,沒有考文特花園這渾然天成的陰森味道。
重新改造后的鬼魂之旅,拿掉了戲劇演員的表演,卻多了一對悲傷的戀人。
如導游所說,他們生前因社會階層的差異而無法結合,最終雙雙割腕殉情,死后,他們的靈魂仍然相愛,但無法在一起。艾伯特聽到這里有點想吐槽,這是不是想蹭羅密歐和朱麗葉的熱度
隨著小導游的解說,巷子口慢慢飄來一位身穿潔白婚紗的女士,她兩手捂著臉,嚶嚶的哭泣聲在小巷子里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