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京城首先開展發證試點工作,隨后魔都、天津等九大城市也陸續進行試點。
次年9月就已經有居民身份證條例,為身份證的全面發放提供了法律依據。
等到1986年,身份證開始在全國范圍內正式頒發。各地按照國務院的五年集中發證規劃,從城市到農村,分期分批開展發證工作。
他們那里是農村中的農村,還沒輪到他們那采集,但是在市里有聽到過。
以村為單位,開始收集照片和信息,逐步完成身份證的普及辦理。
一個一個村子來,大概要不了多久也該輪到他們村了。
葉耀東記得上輩子好像也是臨近年關的時候,才有村干部挨家挨戶的通知他們提前準備好照片,等著民警過來登記信息。
他估計不是今年大概也會是明年底,最晚不會超過1990年。
“我是聽我娘講的,城鎮已經有民警跟居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宣傳辦個人身份證了,以村為單位,大概要不了多久也能輪到我們了。”
“我看到他們剛剛的小卡片了,倒是還挺方便的,就小小的一個卡片,軟軟的。”
“這比紙質的介紹信強多了,不用折迭攤開,拿出來出示一下就行了。”
“等家那邊也給我們辦上個人身份證,那以后出門就方便了。”
“嗯。”
“這魔都就是魔都,剛來就見到了我們沒見過的東西。”
“我們沒見過的東西多的是,等去到市區,保管大家個個眼睛都得看花了。那我們就先各自回屋,把東西放下就大廳集合?然后一起出去?”
“可以,都聽你的。”
大家更聽話了,剛出來就遇到了難題,還好東子搞定了。
他們去到自己的屋子,把自己行李放下,略微坐了坐就下去了。
按葉耀東說的,先去碼頭,在碼頭上面打聽事情也方便。
張華浜碼頭距離江南造船廠二三十公里,坐公交車要一個多小時,得繞半個上海灘。
現在這個時間點去已經不合適了,只能等第2天。
而去市區的話,也同樣要二三十公里,坐公交車要一兩個小時,這時的市區可不是陸家嘴,而是黃埔區。
購物主要集中在浦西的傳統商業區,魔都第一百貨商店,或者華聯商廈,城隍廟,如南京路、淮海路、四川北路、豫園商城、徐家匯等等。
他們跟周圍坐門口乘涼的的老大爺打聽時,都差點聽懵了,一堆的地名。
還好葉耀東早有準備,帶了紙筆,直接掏出來記錄,讓人家再重復一遍,講慢一點。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更何況他們幾個從鄉下來的土包子,連路都不認識,去哪都不知道,葉耀東也一樣,只能打聽完了記好,到時候空閑時間到處都轉。
本來也是過來長見識的,最好到處都看一看,把該記的地名都記好了,晚一點還有不知道的再問別人補充一下,順便也能做對比。
葉耀東就拔了兩根煙,問出來一堆有用的信息,還是很好使的。
等他們問完也大半個小時過去,他們哪也不用去了,都快5點了,這會兒外頭太陽也還大的很,他干脆繼續坐著跟老大爺聊天,多了解一下這年頭的魔都,省得曬太陽。
其他人坐不住的,可以沿著黃浦江在附近逛逛。
他一說完,他們立馬就往外走了。
反正有他安排,大家也不用動腦子,留他在這里就可以了。
葉耀東看著一個個又走到太陽底下,搖搖頭,曬死他們,反正他是不想曬的,這會兒太陽還毒得很。
等到六點鐘,太陽快下山了,那會兒再沿著黃浦江逛一下還差不多,正好散步吹吹風。
這些傻逼。
林集上卸貨的位置離他乘涼的位置不遠,等他帶著一船的工人緩緩走過來,葉耀東率先朝他招招手。
“你們是先去吃飯,還是先去招待所安排住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