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以后比不了,但是對比去年已經是兩張圖片了。
葉耀東去了江南造船廠不只是催漁船,順便也是找張主任,他要買樓!
自己去問去打聽太費勁了,交給張主任就行,他手里好似已招了不少的業務中介人員,今年有越干越好的趨勢,商品房陸續都在蓋。
要不是自己現在的活是鐵飯碗,又是有面子的公職,估計早就辭職不干去當老板了。
現在雖然發展經濟,個體地位沒那么低了,但是怎么也比不過公職鐵飯碗,錢多也比不上名聲。
而張主任有今天,完全是他當時提了兩句,讓張主任去搞一個中介,這才賺得盆滿缽滿,并且現在發展勢頭也一片迅猛。
把活交給張主任去安排正好,他只要等結果就行。
趁著等結果的空檔,他還能去別的廠遛一遛。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他想的很好,但是看完漁船的進度,一問才知道,現在初期建設,還沒有商品房,有的只有動遷安置房。
這是為配合居民動遷和人才引進,建設了如“菊園“、“桃林“等一些居民小區,但多數是屬福利分房性質,非市場化商品房。
當然了,也有人擁有了分房名額又沒住,拿去對外出售出租的也不少。
他現在買也只能買這些,但這些對他來說又太零碎了,這里一間那里一間,收租都收的費勁。
葉耀東頭大,有錢買不到想要的東西還真是煩惱,難道他還得再等兩年,等政策出來?
他又仔細回想了一下,好像魔都這邊商品房還沒開始蓋,其他地方也肯定沒有。
那是哪一年政策出來?
1992年南方談話……
他眼睛一亮,終于想起來了,是明年,明年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張主任透露道:“其實有大樓可以買,就是辦公的樓層,但是僅限于外資,或者集體跟國有單位才可以買辦公樓層,個人不行。”
葉耀東聽了一直扶額,“船也訂不了,房子又買不了,真是想花錢都沒地方花。”
“嗯……船的話,我聽說現在東海造船廠好像也引進了新設備,跟歸國的技術人員,好像也可以造帶生產線的大型漁船,你可以問一下。”
“真的?那我晚一點去問一下。”
有錢花不出去是真的難受憋屈。
商品房買不了,他又琢磨著是不是去bj買套四合院?
不過現在個人好像依舊買不了機票?得事業單位證明,或者是外籍人士跟華僑才可以?
現在商品房都沒有開放買賣了,他估計四合院也沒開放,這可是特殊的房產,以后產權好像也很麻煩。
葉耀東跟張主任聊完后只能沮喪的出去,為了不白跑一趟,他又去了一趟東海造船廠。
核實了人家確實可以造大型的帶魚粉生產線的漁船,他立馬果斷下單了兩條。
本身在東海造船廠,這他還有兩條45米的還沒交貨,得指望年底或明年初了。
這兩條船給出去的定金也花不了他多少,畢竟他帶了800萬出來。
想想心有不甘,他又翻出了自己的電話本,翻到了曾為民的電話……
這是當初他在溫市救的一位京爺,人家是海警局的局長,在溫市任職了有五六年了,現在還沒挪窩呢。
他每年去溫市都會帶一份年禮跟特產過去,也算是沒把關系落下。
他翻開電話,看著名字跟數字,猶豫了好久,最后還是合上了。
算了,太唐突了,人家又沒有在首都。
這也不是什么必須要做的麻煩事,再等個一年也不是什么大問題,人情耗在這上面不值得。
他又回想了一下政策,也確定轉折就在明年的南方談話,左不過再等一年而已。
他路子走對了后,這幾年積累的太快了,全靠造船發展漁業,累積財富。
政策都給他甩在了后面,他發展的比政策走的還快。
這錢要么還是回去把加工廠的規模再擴一擴,去機器廠再看一下。
錢多的煩惱,不對,是錢多又花不出去的煩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