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里,漢字聽寫剛剛開始,伊織雪乃一臉惶恐的走上了臺。
“我當時這么呆嗎”伊織雪乃看著節目里自己的傻樣都有點繃不住了,他當時確實有點緊張,以至于完全沒照顧自己的表情管理。
看起來也是慫的夠可以的
觀眾頓時懵了,雖然不知道漢字聽寫大會的具體流程,但聽名字就知道,這節目要漢字聽寫啊,怎么櫻花妹反而第一個上了
“放過雪乃吧”
彈幕甚至有些義憤填膺,人家本來就傻,你還用外語為難人家
緊接著,在出題人聽寫完“終焉”兩個字,并且伊織雪乃還成功寫對以后,彈幕就安靜了。
“我剛才聽到題目都不會寫,結果人家櫻花妹寫出來了”
“誰同情誰啊”
作為國人,聽到漢字聽寫大會這種東西的時候,大多數人還是都抱有自信的,畢竟漢字從小用到大,完全是刻在骨子里的東西。
結果這第一個詞出來,瞬間就把一部分人難住了
也不是不會寫,就是在那么一瞬間就是想不起來等正確答案公布以后,他們卻一眼能認出字來。
認識,看見一定能讀懂,但聽寫吧,拿起筆的那一瞬間腦袋確實是空的。
隨著節目的繼續進行,這種場面也越來越多,明明聽起來耳熟能詳的詞語,但就是沒印象。
學生黨基本不會被難倒,但走上社會尤其是常年不接觸文字的打工人就不一定了,連續幾個詞下來,一個都寫不對的也不在少數。
“目前正確率712,繼續”
“又錯了,我就不信了。”
“居然不是言字旁嗎”
諸如此類的彈幕反復涌現著,所有觀眾似乎都在跟著節目里的題目自己測試。
寫對的人沾沾自喜發在彈幕上炫耀,然后等待著下一道題繼續證明自己;寫錯的人很不服氣,也急切地想用下一道題洗刷恥辱
隨著節目的播放,一大批觀眾甚至連自己在看節目都忘了,紛紛開始較起了勁。
明明是印象里呼之欲出的字,但就是差一點思路,這種求而不得的心態就像是在玩游戲離通關就差一點,很折磨人。
都是一樣的題目,所有人都在答題,這就形成了一種未免的競爭和挑戰,吸引著很多人去嘗試。
尤其是當一個字難倒了節目里的參賽選手,觀眾卻會寫時,這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就會相當強烈。
有些“游戲高玩”甚至直接捧著新華字典看節目,聽一道題查一道題,好像在看游戲攻略一樣。
本來一些觀眾還以為這期節目和以前一樣是明星高中生日常,結果看著看著幾個明星學員也不關注了,開始寫字。
明星學員的熱度還是高的,他們幾個上臺的時候,彈幕的討論也多了一些,如果他們寫錯了,也有觀眾會替他們著急。
最離譜的是余紈紈,寫到第六題,本來都寫對了,但她越看越不自信,又改錯了。
一大片“別改啊”的彈幕看起來急得不行,感覺下一秒就要重進節目里阻止她。
“早知道這么多人關注,我當時就自信點了”余紈紈嘆了口氣,不過節目已經播出了,他們也無可奈何。
“急急急急急”
伊織雪乃似乎是被彈幕逗樂了,人也不困了,開始樂和和的看彈幕上一群“我上我也行”的漢字高手打架。
觀眾都是這樣,發現在節目里那么簡單的詞都有人寫錯,他們都有點手癢。
“感覺這節目在把傳統文化用新形勢宣傳的同時,也兼顧了娛樂性和觀眾心理啊”林予夕喃喃道“能把這些點平衡的這么好,你確實是個人才。”
很多觀眾自己試著寫了,這使得他們參與其中,也就產生了表達欲,開始了大范圍的討論。
一時間,各大平臺也出現了交流聽寫大會心得的,有的曬自己的聽寫記錄,有的討論哪個字最難更有甚者還有用書法聽寫的,第一時間曬出了自己的墨寶。
關于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并不少,但都枯燥乏味,而且說教意味實在太濃,跟紀錄片似的,很難起到效果。
同樣是傳統文化為主題的節目,蒲潼這期節目卻完全不一樣,不但具有娛樂性,又引起一大群人參與其中,說是寓教于樂也不為過。
觀眾在看節目,相關從業人員已經開始記筆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