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是那就是,一篇文章可以有無數種解讀,也不會有什么標準答案。
如果蒲潼是原作者,他可以給丁苓泠的答案一個評價,但他只是借用了這篇經典故事,所以他也不會去妄下定論。
本應該就是這樣,設置那么多條條框框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反而有些不自在了。
你說按照評論區回答解鎖下一次故事,但現在又說沒有正確答案所以你是打算耍賴皮拖更
壞了,被看出來了。
丁苓泠發了這么一段話,直接給蒲潼說不出話來,不得不說,他還真是這么想的。
無論評論區怎么回答,他都可以用“文章的解讀沒有標準答案”來搪塞,然后,拖更的合情合理。
其實我還是挺好奇,你怎么會知道信客呢,我小時候在村子里也認識一個信客。
這還是丁苓泠第一次主動和他聊天,蒲潼也不敢怠慢,于是吧剛才在群里的話原封不動的解釋一遍。
別問,問就是他爸見多識廣。
但不同于群里的他們幾個,丁苓泠卻不相信,而是指出了文章里很多具有年代感的細節。
沒有親身經歷過,怕是寫不出這種東西來
和聰明人打交道真是麻煩。
不過我也不會多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秘密,我只知道我很喜歡這篇文章,如果以后你要寫故事的話,記得通知我一下,我很喜歡。
不知怎的,蒲潼忽然就腦補出一個清麗動人的文學少女坐在輪椅上認真研讀一篇文章的場景來了。
在回想起丁苓泠不幸的生活,他只覺得能讓她從中找到一點樂趣,給她苦悶孤單的生活予以慰藉,好像也不錯。
看來以后得多寫點不對,多出幾道題拷打粉絲了。
評論區的粉絲已經叫苦不迭,很多學生做夢也沒想到,他們假期上個網還能碰到做題。
更離譜的是,他們還不得不做,畢竟他們是真想看。
信客并不長,但故事很有趣,也很有深度和現實意義,最重要的是,他們也從中重新認識到了信客這個職業。
信客,以前傳遞文化與感情的使者,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社會文化得以傳達,文明得以進步。雖然現在文化傳遞的方式越來越便捷,速度越來越快,但這種靠人力,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溫情,人們也不應遺忘。
這不單單是一篇故事,更是有人文關懷在的,不僅僅是網友喜歡,很多專業人士也關注到這篇文章,紛紛做出了專業性的解讀。
誰能想到蒲潼寫的故事這么好看啊,拍成電影完全不違和的程度。
為了以后可以天天看到這么有意思的故事,做道題怎么了
不知不覺間,他們居然被蒲潼給ua了,他們明明是來催更的,結果看了他寫的東西,居然真的莫名其妙開始做起題,學起習來了。
等他們反應過來時,卻也不會生氣,因為在答題和其他評論討論的時候,他們也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再跟著蒲潼出的題做下去,我得成學霸”
“學習進步哪家強,關注蒲潼不迷路。”
“一點也不押韻,零分,就這水平開除蒲潼粉籍”
“幾年以后做個統計,蒲潼粉絲不會是所有公眾人物里學歷最高的吧,有點離譜了。”
蒲潼看著他們討論,只覺得欣慰。
粉隨正主,果然沒錯。
爾爾在寫這兩章時,為什么寫信客
丁苓泠的出場有什么意義埋下了哪些伏筆
蒲潼下一次會寫什么故事呢
注:根據評論情況加更。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